今天是:

大庄镇“红色堡垒村”——后交良村
发布时间:2022-05-18    来源:大庄镇   点击数:

在大庄镇西北方向的后交良村,毗邻汶河岸边,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风水宝地”的美誉。因其通达的地理位置、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民俗,先后被定为“美丽乡村示范村”“红色堡垒村”等。

基本情况:村庄的得名,一说是因为不知什么朝代,官府在这里设立了“收粮点”,附近都来这里向官府“交粮”,后演变成“交良”;另一说是和汶河口两河相交的“石梁”有关。全村共有330户,967口人,党员52名,预备党员4名。村两委成员5名,村庄主要产业为蔬菜种植,主要种植农作物有生姜、芋头等,耕地面积1100余亩,村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年集体收入60余万元。

特色民俗:交良村西北河岸上有交良庙旧址。交良大庙,古称“九尊石佛寺”,庙房众多,种植了很多老树古木,香火十分旺盛。每年的三月初六,古来逢“交良庙会”,庙会规模很大,交易旺盛,参与人数众多。

风景秀丽:交良村地处汶河沂河交汇处,土地肥沃。村后有马山和庙山,马山形似奔马,山上有山泉,风景秀丽,生态宜人。庙山上的老庙所处,正当汶河在西司马村前的大转弯之冲要,从马山上延伸下来的一条山脉正冲向这里,山水相交,气势蔚然。

文化底蕴:交良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不仅有灿烂的古代文化,而且有着绚丽的近代和现代文明。村内有沂南县老县长朱富胜的故居,于抗战时期建造。在村北200米有大汶口时期的后交良遗址,村内文化底蕴浓厚。

村容村貌:近年来,交良村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标本兼治、集中整治与长期治理结合”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重点关注村内闲置土地、村民庭院、房前屋后、墙缝沟渠等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以“干净、整洁、美丽”的要求为行动指南,保持每周进行一次环境卫生整治,扎实推进环境卫生工作。党员干部积极带头抓、做表率,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共建美丽新农村,通过每一户小家的改变,村容村貌整体有了质的飞跃。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