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戏小剧唱(演)火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临沂市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全省率先实施“百部群众性小戏小剧创作展演工程”(下称展演工程)。 沂南县常山庄村,红嫂家乡,游人如织。这里除了有沂蒙红嫂纪念馆可参观,还有多部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与观众“面对面”。

当地人,用当地话,演当地事,以沉浸式小剧讲述红色故事。沉浸交互展演现场
《沂蒙四季·红嫂》,由山村剧场和红嫂故事沉浸交互展演小院两个部分组成。在沉浸交互展演中,救伤员、摊煎饼等战斗生活场景被高度还原,在演员引领下,游客走进剧中情境,沉浸式领略峥嵘岁月里的硝烟弥漫、英雄壮举。山村剧场演出则依托常山庄村原生态结构搭建舞台,运用环境戏剧理念引导观众互动参与,通过串联“乳汁救伤员”“火线桥”等故事,再现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
小戏小剧展演和红色文化教育、研学旅游结合了起来。既创新了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又提升了文旅品质和个性化服务水平,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能量。
演出再现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在前河湾村的战斗片段及村民拥军支前的生动故事。基地把“快板教学”“红歌教唱”等多样化形式融入讲解中,通过体验、互动等方式,带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火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创作是展演的前提,好的曲(剧)作加上精彩演绎,才能呈现深沉而隽永的力量。面向时代、回应时代,让小戏小剧走进千家万户,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是认真的,成果是丰硕的。小戏小剧唱(演)火了。它的火再次证明,脚踩大地、扎根现实生活的作品,才会有力量,用心用情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的作品,才会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