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沂南县马牧池乡:崇学家风促乡风
发布时间:2024-04-23    来源:马牧池乡   点击数:

沂南县马牧池乡:崇学家风促乡风


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野竹旺村,一条长达2.5公里的马路两侧,家家户户都挂着家风牌匾,成为马牧池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特色景观。位于沂蒙山区腹地的这座小山村,从1989年至今已培养出了4名博士、18名研究生、80余名本科生。

以学风带村风。该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建文是这项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者。他出生于1950年,自小生长于农村,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却深知懂文化、有知识的重要性。他始终重视四个儿女的教育问题,经常和学校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状况,并在那个物质经济并不发达的年代,坚持通过贷款、借款等方式,供养四个孩子全部考进大学。1989年,大儿子考入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成为村里第一名大学生;而后二儿子入伍考进北京昌平的军事院校,三儿子成为山东大学的高材生,并在北京大学就读研究生,小女儿则顺利考入青岛理工大学。提起这一家,村里人都自觉竖起大拇指。

看到王建文家的孩子个个出落得不错,村里的乡亲也都看到了受教育的好处,大家都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开始着重关注孩子们的学业,逐渐形成了“家家重学习、户户抓教育”的浓厚氛围,以积极学风促进文明乡风。王建文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将村中老旧学校搬迁重建,争取协调县乡资源,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庄的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以村风传家风。在村庄好学乐学氛围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形成注重学习的家风。同村的王建林年轻时走南闯北做生意,受该村“学习是出路”的乡风影响,非常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幼儿园、小学,再到高中,他的儿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过后进入东北农业大学就读医学专业,并在读研期间获得清华大学直博资格。他在求学路上找到了同样专注学术的伴侣,如今,夫妻二人同在海外,儿子在哈佛大学研究医学课题,每周都会定期给父亲视频来信。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教育是好事”已经成为村民们朴素而广泛的认知。野竹旺村共有一百余名学子取得了本科及以上的学历文凭,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海外名校等高等学府的学子,在社会各界发光发热。野竹旺村也成为周围村庄学习的标杆,持续带动全乡重视教育、崇尚学习。

以家风促乡风。曾在野竹旺村小学任教长达40余年的王建明,对村庄良好家风的形成以及文明乡风的促进功不可没。他感染和带动着无数普通家庭在教育事业上倾注的心血,目睹着每一个学子求学成长的历程,也促进着一代代村民共同努力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他说:“我们村的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从娃娃抓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也不放松,先考入大学的学子影响鼓励着后来的学生,一代代都不断地努力学习,四十多年来,这种好善乐施、勤学苦读也已经成为了马牧池乡风的重要部分。”

马牧池乡党委、政府同样重视基层教育发展,帮助基层学校完善教学条件,保障和促进良好乡风。近年来,全乡各村建立了文化广场,添置了书籍等文化资料,深化崇学重教的文化底蕴,未来会将好学、爱学的乡风村风不断发扬下去,期盼更多学子能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用勤奋铺实人生道路。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