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森今年51岁,中等身材,一位地地道道的沂蒙汉子。目前,他是沂南天河康复医院院长,天河养老服务中心总经理。近几年,他坚持推行医养结合的服务理念,创办天河养老项目,以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健康医养产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但要说起他的创业路,却有许多道不尽的艰辛。
沂南天河康复医院始建于2005年7月。建院初期,医院只有十几名员工,针对脑瘫儿童开展肢体矫正和康复治疗业务。2012年医院开始探索针对成年人偏瘫、截瘫等病症,开展康复治疗业务。历经10多年的磨砺,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医院现有固定资产1.2亿元,总建筑面积46600平方米,医务人员360人,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专业治疗小儿脑瘫、自闭症、成人偏瘫、截瘫、脊髓神经损伤和脑外伤后遗症等症状的二级专科康复医院。
2013年,面对社会老龄化,高玉森审时度势,决定发挥医院的医疗优势,参与社会养老事业建设,经过全面筹划,上报民政部门批准后,“天河老年公寓”项目迅速开工建设。2015年7月沂南天河老年公寓正式运营,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还有儿女没时间照料的老人,天河老年公寓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天河老年公寓立足于社会化养老,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有机结合,开创了专业“医养型”社会养老模式。这种“医养型”模式,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与常规医院也有所区别,天河老年公寓撷取了医院和养老机构的优点,弥补了家庭护理和社会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短板,修正了医疗条件所造成的局限性与护理缺陷,凸显出天河老年公寓的技术优势:养老医护、生活治病两不误,特别是对中风、瘫痪、植物人、老年痴呆、压疮等类型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在提供专业医护服务的同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同年8月,依托天河老年公寓的基础设施,山东省首家“抗战老兵照护中心”和“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先后在天河医院落成揭牌;9月,“沂蒙老功臣休养所”也被临沂市老龄办批准并落户天河老年公寓。当时,前来出席揭牌仪式的国家和省市老龄办及民政部门的领导,在现场了解了天河老年公寓实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后,给予充分肯定。随后,高玉森应邀参加了山东省老龄办组织的社会养老工作座谈会,并以“医养结合”做大社会养老事业为题作了专题发言,引起强烈的反响。他呼吁全社会引起重视,希望政府尽快出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新政策,使得“医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其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并希望出台配套政策,强化部门功能,明确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职责,形成分工协作的共建合力,促进医养结合的老年人服务体系建设。
“医养结合”从理论上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天河老年公寓开业头一个月,首批入住的十六位老人由于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孤僻、邋遢、顽固等陋习根深蒂固,不配合管理、随地便溺等坏习惯时有发生,还有老人画地为牢,互不往来,不讲卫生,房间里时长飘散着刺鼻难闻的异味……
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高玉森吃住在办公室。那段时间,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他主动帮老人搞好个人卫生,一个一个找老人谈心,了解他们的过去、习惯和要求,并成立了管理委员会,会同工作人员制定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制度,细化服务标准,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作用,让老人参入到管理中来。高玉森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面对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高玉森总是说:“苦点、委屈点没有关系,看到老人们渐渐从不接受到接受,从看着我们干到主动跟着干,公寓内及室外休闲区的环境、秩序一天天的变化,老人们渐渐开心、快乐了,我心里很有成就感”。
在他的真情感召下,许多老人开始慢慢认同这个如亲人的院领导,慢慢认同老年公寓这个家。85岁的朱有芹老人,既是抗战老功臣,又是共产党员,他虽然右臂负过伤,却经常主动到公寓外绿化带里拔除杂草,练习写字,学文化;76岁的老党员赵善友,是一名退休干部,能力强、素质高,在公寓里主动把日常的娱乐活动组织工作抓起来。如今,公寓里老人们说起高玉森,无不挑指称赞。他是生病老人身边的“好儿子”;他是情绪老人身边的“开心果”;他是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天河老年公寓呈现出一派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感人景象。高玉森的事迹被老人们传诵到社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全国各地来参观、取经的络绎不绝,社会公益组织自发地来到这里担当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
为了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高玉森还在沂河西岸建设1000亩无公害种植和养殖基地,为入住老人提供放心农产品。老年公寓依托医疗保障,专门培训护理人员,配备了营养师,确保入住公寓的老人,在生活、护理、文化娱乐和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随着服务的不断完善,要求入住公寓的老人越来越多,不到半年,天河老年公寓的集中供养老人增至100多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众多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面临多重困境。为更多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让老年人幸福的安度晚年,成为高玉森等一班人创新发展社会养老事业的不竭动力。在天河老年公寓稳步发展的同时,高玉森率领他的团队再次踏上新的征程。
2015年9月的一天下午,高玉森率领创新小组出发了,下午5点半从县城出发赶往浙江,半夜里遇上降雨,道路湿滑,为了赶时间,他们轮班开车,直到凌晨4点多才赶到乌镇雅园。简单休息3个小时后,便投入了紧张的参观学习和座谈交流。
2016年早春,凌晨3点他们从县城出发,驱车4个多小时赶到济南高铁站,乘坐两个多小时的高铁赶到北京,拜访专门从事健康养老研究的专家和教授,下午6点半的高铁返回济南,再驱车回到沂南时,已是夜里12点多。
为了创新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高玉森带领一班人先后20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台湾、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厦门等许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经常是下午下班后驱车上路,利用晚上的时间轮班开车,在车上休息,天亮前赶到目的地,白天参观学习、座谈交流,晚上继续赶路,为的就是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016年5月,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报上级部门批准,在大庄镇滨河社区,新的天河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天河养老服务中心是沂南县“十三五”规划中的社会保障民生项目之一,列入2016年度全县十大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0.2亿元,规划占地500亩,计划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规划占地260亩,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4000张。规划建设:沂南县社会福利中心、天河二级综合医院、天河幸福公寓、天河学苑,和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天河福泽园小区”。
天河养老服务体系接轨国际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创新推行社会养老6+1模式。具体为:1、医院+养老,以新建设的二级综合医院为依托,医疗养老紧密结合;2、公寓+养老,精装公寓拎包入住,享受民政养老政策补贴;3、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式,安享生活保健订单式服务。4、文化+养老,建设天河学苑,以文化服务养老,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5、旅游+养老,老年旅游组团,候鸟旅居式生活,畅享休闲健康养生服务;6、互联网+养老,搭建居家、养生保健互联网平台,实现智能化养老。
截至2018年12月,天河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临沂天河医院、沂南县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天河学苑全部竣工。天河餐厅及办公设施也全部投入使用。居家式养老公寓楼进入扫尾阶段。
工程项目虽然如期完成,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本人知晓。项目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资金短缺可以筹措,工地现场地上附着物的清理、拆迁工作却成了工程进度的拦路虎,这也是当地政府最头疼的事,处理不好就会违反政策,造成与村民的矛盾冲突,高玉森白天忙碌在工地,夜间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挨家挨户做工作,磨破了嘴皮子,常常深夜才吃上晚饭,直到让政府放心,让村民满意。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高玉森带领的健康医养产业创新团队,先后注册了“临沂博森药业有限公司、临沂天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临沂天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山东阳都天河旅行社”等实体企业,并开发建设了以中草药种植示范和养老养生休闲为主题的“天河本草园”,目前这些实体企业的框架正在逐步成型,这为天河步入真正的集团化发展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做好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产业,从2013年至今,高玉森在这7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自己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孩子从上小学到中学,他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孩子有时候想找他说个事儿都见不上他,更别想得到他的关爱。每天天不亮就往外跑,半夜回到家里已精疲力尽,连妻子都埋怨他把家当成了旅馆。一个民营医疗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本来就很大,何况还要参与社会养老,做大医养健康的养老产业,这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每当回顾这几年企业走过的发展路,高玉森都感慨万千。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他感觉对妻子和子女的亏欠难以弥补,每当说起这些,他都是眼含泪水。然而,工作再忙,他每隔两三天都会挤出时间看看自己年逾九旬的父母,陪父母聊聊家常。每次出差回来,他都会买点特产或食品给父母尝尝。他经常说,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这个人就不可交。在他的影响下,如今在天河,孝老敬亲蔚然成风。
近年来,天河康复医院、天河老年公寓、天河养老服务中心在高玉森的带领下,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被山东省残联评为“山东省残疾人就业扶贫优秀基地”、“山东省优秀残疾人之家”“敬老文明号”;被临沂市人民政府授予“临沂市扶贫助残先进单位”;连续八年被沂南县卫计局评为“先进民营医院”。高玉森本人获得2015年度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公民”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为沂南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医养结合做养老,报定初心终不悔。在成绩面前,高玉森并没有满足,他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天河的“博森药业、建筑公司、天河旅游、医疗器械公司、天河本草园”等项目将相继投入运营,各自打造专业团队,天河将围绕健康医疗和养老养生,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为老服务产业。这几年天河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要加倍努力,以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重大决策为指引,将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牢牢抓住“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实施这一大好时机,把正在实施的天河健康养老项目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