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粉皮承载着许多人儿时的美好记忆,在马牧池乡野竹旺村,一项传承百年的手工制作粉皮技艺经久不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法宝。
马牧池乡有这样一句俗语:“常山庄的柿子,西寺堡的梨,野竹旺的粉皮赶四集”。走进野竹旺村,一幅烟火味十足的乡村美景让人瞬间放松下来,在升腾的雾气中,村民们正借着晴好天气赶制粉皮,旋子甩,簿上晒,祖辈们手眼相传的老手艺如今焕发了新生机。因为地处山区,野竹旺村曾一度干旱缺水,由于山地太薄,村民只能种植地瓜。野竹旺村土质松软,昼夜温差大,独特的自然条件反而造就了红薯的好品质,成为制作粉皮的最佳原料。祖辈们为了谋生,便做起了粉皮,一百多年的加工历史,不仅让村民的日子有了奔头,更让野竹旺村成了十里八乡最有名气的粉皮专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