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山东聊城市的中小学千人研学团队走进红嫂家乡——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研学之旅。学生们亲手烙煎饼、做豆腐,体验《临沂往事——古城烽火》《重走支前路》《抛绣球》特色沉浸式体验项目。其中,大型互动式演出《临沂往事——古城烽火》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逼真的场景再现,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烽火硝烟的年代,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今年“五一”假期,沂南县着实“红”了一把。在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利用一个个古院落,打造出10部群众性小戏小剧,缝军衣、烙煎饼、抬担架……这些沉浸式情景剧演出,以红嫂故事为主线,还原了20世纪40年代初发生在沂蒙大地的感人场景。游客进入小院后,可观看可互动演绎,让他们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游客们既过了把演员瘾,又深受教育。
沂南县红色资源丰富,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为更好地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沂南县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国企带动、资源集聚、多效合一”的工作格局,着力把沂南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赋能乡村振兴样板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先行区、红色教育旅游目的地、红色产业集聚区。
面对中小学生研学“热”,沂南县依托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先后整合资金7.23亿元,对党性教育基地片区内10个村进行连片提升,建成沂蒙红色研学综合实践营地,打造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等多个研学阵地,重点对中小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拓展训练,进一步拉长了文旅产业链条,更带动了餐饮、住宿、土特产售卖等关联业态,年创造经济价值数千万元,旅游配套设施日益完善。积极拓展、推出红色教育研学项目及研学游线路,吸引了青少年朋友及全国研学游团队前来打卡体验,使其成为红色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该县积极探索“国企介入+订单匹配+链条式发散”的路子,进一步明确红嫂纪念馆和红嫂家乡旅游区的核心效应,强化与研学营地、农特产品采摘园、民宿等配套的互补。将“沉浸式演绎”融入红色文旅产业链条,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提升景区吸引力,真正用文化留住游客、让游客带走文化。“沉浸式演绎”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看学习,截至目前已演出3000余场次、吸引游客12万多人次,极大带动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游客接待量和营业额收入,形成了文旅互促、协同发展、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