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xfb/2022-000067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沂南县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沂政办发〔2022〕23号
成文日期 2022-12-06 发布日期 2022-12-09
统一编号 有效性 有效中
标题 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沂南县防震减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沂南县防震减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沂政办发〔2022〕2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界湖街道办事处,沂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

《沂南县防震减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已经县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沂南县防震减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经济发展、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我县地质构造背景特殊,防震减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我县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坚持问题导向、融合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共建共治,进一步夯实地震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全县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建设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底,在我县基本建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完成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基本业务、社会治理三大业务体系再造,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业务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明显提高,全县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

三、重点任务

深入开展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在全县基本建成涵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社会治理四大体系的框架公共服务现代化体系,工作重心转向更加广泛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设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体系

1.调查风险底数。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全面调查,查明区域防震抗灾能力,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责任单位:县地震台)

2.严格抗震监管。依法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深化地震安全性评价“放管服”改革,推广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应评尽评,全县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不低于七度抗震设防要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要求提高一档、抗震措施提高一度。加强减隔震等抗震新技术应用,强化超限高层建筑抗震防灾措施,促进城乡抗震韧性整体提升。(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地震台、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

3.推进抗震加固。及时更新房屋设施抗震设防能力信息,加快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建设,优先完成地震易发区重点区域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房屋设施抗震加固。(责任单位:县地震台、县发改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住建局)

4.扩大科普宣传。县宣传、科协、教体、科技、应急、地震等部门要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协同配合和资源共享。组建县乡村三级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队伍,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推进“互联网+科普”和融媒体建设。深入推进科普宣教“六进”活动,着力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责任单位:县地震台、县教体局、县科技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科协)

(二)优化地震监测预测预警业务体系

1.优化监测站网。优化观测站点布局,提升全县地震监测能力。引进地震观测新技术新方法,实施监测设备升级换代,提高监测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县地震台)

2.强化预测预报。加强与市地震台、市地震监测中心站和周边县区的合作,优化地震长中短临预报业务,完善震情会商机制,提升地震预测预报时效。(责任单位:县地震台)

3.做好地震预警工作。配合省地震局、市地震台做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责任单位:县地震台)

(三)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业务体系

1.加强应急准备。健全地震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和修订机制,健全地震现场工作队联动机制。科学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使用和运维管理。县工信、商务、卫健、应急、粮食储备、地震等部门要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做好防灾设施设备的统筹使用,保障“防大震、救大灾”基本需要。(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地震台、县商务局、县卫健局、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

2.提升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区域中心建设,强化专业救援队伍和应急保障条件建设。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推进基层应急能力综合提升社区建设,提升基层应急基础能力。强化救援技术专家队伍、现场应急工作队伍、灾情速报队伍、志愿者队伍建设,引导社会救援力量有序参与地震应急救援。(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地震台)

3.震灾情景构建。立足重特大地震灾害,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配合,编制较大灾害事故处置现场指挥部工作方案,制定完善应对措施,强化底线思维,确保极端条件下的应急物资储备、通讯电力保障、医疗救援救助等基本生活条件到位。(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工信局、县卫健局、县地震台、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县供电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县铁塔公司)

(四)优化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

1.健全体制机制。深入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压实各级各部门防震减灾工作责任,确保防震减灾法定职责落实落地。(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部门)

2.强化基层基础。完善基层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新时期群测群防工作模式,加强县乡两级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形成各级协调联动机制,建立与基层地震灾害风险相适应的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应急管理局,县地震台,县网格化中心)

3.强化行政执法。深入推进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改革,强化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将地震行政执法全面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

四、重大项目

推进沂南县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现代化建设,包括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基础隐患排查、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地震应急技术装备保障3个分项工程。

(一)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基础隐患排查基础工程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编制全县地震构造图、地震危险区划图和活动断层分布图。(责任单位:县地震台)

(二)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分项工程

1.地震监测站点信息化提升改造。积极争取省、市地震部门监测能力提升项目,优化地震监测站点布局,实施地震监测台网设备升级换代,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震监测台网运维效能,提高观测数据传输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县地震台)

2.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技术系统建设。配合省市地震部门做好数据分析、信息收集和运行保障工作,提高预警信息精准度和时效性。在辖区内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场所推广使用预警终端。鼓励矿山、危化品、燃气等行业(企业)安装预警设备。(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县地震台,县应急管理局,县发改局,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住建局,县大数据中心)

(三)地震应急技术装备保障分项工程

地震应急技术装备建设。进一步强化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地震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安全防护、地震监测、异常核实等装备,积极开展物资储备库建设,保障地震监测运行和现场应急工作等需求。(责任单位:县应急管理局、县住建局、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县地震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防震减灾任务,充分发挥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行业单位作用,明确重点任务、工作责任、进度安排。

(二)健全投入机制。健全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相适应的县财政投入机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乡两级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三)强化人才支撑。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人才资源激励、评价和保障机制,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监测预警、地震应急处置等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相关文章:
图解:《沂南县防震减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沂南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沂南县地震台台长解读《沂南县防震减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媒体解读:《沂南县防震减灾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