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kjj1/2024-0000012 | 公开目录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日期 | 2024-08-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加快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科研机构覆盖率的提案的答复 |
张照照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科研机构覆盖率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抉择,对释放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促进技术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组建科技创新服务队,印发《科技创新政策汇编》,着力打造“涉企服务直通车”,开展科技创新调研活动和“重点企业百家行”活动,深入企业现场,“一对一”送政策上门,“面对面”提供精准辅导,确保各项科技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尽享快享。我县通过省政策兑现服务系统、“沂i企”惠企平台等发布科技创新政策19条。严格落实各项科技补助政策,落实山东省创新券34.9万元,2023年省级研发费用补助255万元,省市级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奖补640万元。 二是实施梯次培育,持续增强平台建设。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以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目标,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深层次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县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家,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20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8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研发机构建设覆盖率32%,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开放高效,与全县产业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三是推进仪器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国内外高校院所面向我县企业、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和扩散。依托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载体,提升科技成果资源的共享与转移转化质效。打通科研设备共用渠道,提升科研仪器共享整体效能,组织193家企业加入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其中12家作为供给方分享仪器设备42台(套)、设备原值7039万元,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活动产生的费用给予60%补助,最高50万元。 四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坚持平台思维和产业组织理念,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作用,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食品等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积极牵线搭桥,实现产学研交流合作线上和线下的双向延伸,对接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邀请盖钧镒院士到沂南县调研鲜食大豆科研育种工作,与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共建沂南研发中心,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31家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并开展实质性项目合作。 二、下一步举措 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政策优势,加强对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的奖励补助,激励企业提高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政策红利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要围绕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医药、食品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关键技术攻坚,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建立和完善系统化、可操作的配套激励政策体系,分行业、分领域打造一批科技型领军中小企业和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强企业创新活力。要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和创新成果宣传力度,增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进一步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是强化产学研创新合作,不断完善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要鼓励企业以自建、多企联建、产学研共建的方式,建立专门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机构,积极创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鼓励现有市级创新平台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面向产业的实验室、创新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全力推进科技资源整合。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我县设立技术研发、转化中心,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我县集聚。 三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充分激发企业创造活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对我县重点产业领域进行全覆盖调研,掌握企业发展方向及人才、技术需求。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着力培育、引进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产业领军人才和行业拔尖人才,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要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加大人才优惠政策兑现力度,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贴心服务,确保各类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县科技局将持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依托、各方要素联动的政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和集成应用,为沂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请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科技工作! 联系电话:0539-3232715 沂南县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8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