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gtj/2023-0000234 公开目录 执行效果评估
发布机构 沂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日期 2023-12-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沂南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沂南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沂南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以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每个环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风险双控,科学减灾”,“社会参与,全民防灾”四项原则,以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地质灾害防治攻坚战。坚持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为根本,构筑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格局,顺应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安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沂南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进展顺利。

一、沂南县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一)沂南县历史累计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60处,经搬迁避让及工程治理等方式已经消除隐患点18处,目前现有隐患点42处,以小型地质灾害为主。隐患点包括崩塌隐患点25处,滑坡隐患点2处,泥石流隐患点1处,地面塌陷隐患点14处。

(二)沂南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总面积2629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5.17%。地质灾害中易发区总面积28233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6.32%。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18186公顷,占全县面积10.50%。地质灾害不易发区总面积99188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7.42%。

(三)沂南县共有重点防治区总面积23200公顷,次重点防治区总面积30400公顷,一般防治区面积118300公顷。

(四)沂南县按照中远期和近期规划,分别开展了调查评价工程、监测预警工程、综合治理工程、搬迁避让工程和科普宣传工程五大工程。

二、实施总体进展

(一)截至2023年底,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发生险情。

(二)完成了全县地质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评价。

(三)完善地质灾害管理机制。“十四五”期间我县不断完善防汛防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会商研判机制、防汛防台应急机制、监测预警“即叫即应”制度,确保地质灾害工作有序处置、高效应对:更新完善了地质灾害值班、地质灾害三级巡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速报等工作制度。

(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性工作。“十四五”期间我局每年及时修编本局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编制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发放制作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一点一策”防治手册,制作安装42处风险防范区、隐患点告示牌。

(五)是加强第三方技术支撑。成立沂南县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依靠技术单位队员“驻县进乡”,形成每年4人以上人员常态化进驻巡查模式,有效加强了我县地质灾害预警、会商、值班、应急等工作能力。

(六)切实开展巡查工作。我先扎实推进“汛前排查、汛中巡查、应急调查,汛后复查”四查工作。会同山东省地质勘查开发局第七大队开展“驻县进乡”行动,对县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开展日常巡排查、调查复查工作,共开展检查巡查排查378人次。

(七)风险调查评价工作全面展开,完成沂南县1:50000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完成16个乡镇精细化风险调查评价工作,科学评价地质灾害风险程度,截至目前我县共划定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42处,全部为一般风险防范区,各乡镇(街道)均有分布,持续动态更新全县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清单,进一步摸清风险隐患家底,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八)专业监测常态开展。深化“群专结合”监测网络,截至“十四五”期间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11个,安装各类地质灾害监测仪器22台,逐步由人防向群技结合的智防方式转变:把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纳入群测群防监测体系,全面落实并及时更新防灾责任人和群测群防员,配备必要的巡查监测物资,“十四五”期间,截至目前累计更新群测群防人员达36人。预警更加及时、覆盖范围更广,“十四五’期间全县共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9批次。

(九)开展科普教育,共创良好氛围

每年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土地日等契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2021至2023年共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活动13次,发放巡查资料67000余份。

三、存在的问题

(一)地质灾害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由于我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环境条件脆弱,梅雨期持续降雨和台汛期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下极其容易诱发地质灾害,加上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将不断加剧,地质灾害仍然呈易发态势。

(二)风险隐患底数还未完全摸清

对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诱发因素和发育规律认识不足,极端条件下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评价研究不够深入,与新形势下防灾减灾工作的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人才队伍短板突出

基层防灾管理队伍人员缺乏,风险管控专业队员不足,专业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对专业队伍和技术人员的需求亟待解决。

四、完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切实发挥地质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应急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务局、气象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指导本行业、本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并积极加强沟通协作,强化数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建立完善县政府领导下的各部门协调机制和联动机制,实现地质灾害防抗救链条的无缝连接。

(二)做好资金保障,加强项目管理

做好相关资金保障,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纳入年财政预算,切实保障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提升重点工程的实施。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及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项目实施的效评价,提高项目实施的成效。

(三)完善监测网络,加强风险防控

一是继续做好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动态更新群测群防人员信息,不断完善监测网络:二是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提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三是继续推进乡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严格落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源头管理:四是充分利用地质灾防治地质队员“驻县进乡”活动,充实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