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gaj1/2020-0000042 公开目录 治安管理
发布机构 沂南县公安局 发布日期 2020-06-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沂南公安:积极预防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

 

沂南公安:积极预防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

 

涉众型经济犯罪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犯罪活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也层出不穷、屡打不绝,甚至一度呈井喷式爆发,不仅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权益,还极易诱发安全事件,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沂南县公安局本着科学决策、突出重点、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甄别涉众型经济犯罪行为,有效化解涉众型经济犯罪风险,同时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及时挽回群众损失,并加强防范宣传,努力提升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全县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近几年来,共立案54起,刑事拘留74人,逮捕28人,为群众挽回损失近亿元。


涉众型经济犯罪常见的6种具体手段

 

1、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暴利引诱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往往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2、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群众骗入泥潭。不法分子以种植、养殖再回收等名义,骗取群众资金;有的以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群众投资入股;有的以商铺返租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公众存款。3、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不法分子有的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假称为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欺骗群众投资。4、装点门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的信任。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掩盖其非法目的,而无实际经营或投资项目。这些公司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作广告等加大宣传,骗取群众信任。5、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逃避打击。不法分子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或设在异地,发展人头一般用代号或网名。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一旦被查,便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等为名,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在潜逃前还发布所谓通告,要下线人员记住自己的业绩,承诺日后重新返利,借此来稳住受骗群众。6、利用精神、人身强制或亲情诱骗,不断扩大受害群体。许多非法集资参与者都是在亲戚、朋友的低风险、高回报劝说下参与的。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以高额利息诱惑,非法获取资金。有些已经加入的传销人员,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有的连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放过,造成亲情反目,导致人间悲剧。

 

警方提示:投资理财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高息回报的谎言所迷惑,守紧来之不易的钱财。如果遇到非法集资诈骗,请果断向公安、金融管理部门举报!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