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沂南县应急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助力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强化学习,法治理论水平持续提升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重要内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2次。全体人员2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组织专题述法会议,各党委委员围绕应急系统法治建设实际现场述法。
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得到落实
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党政一把手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确保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过程;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治理念、体制、程序开展工作,做到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带头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带头保证宪法法律实施。
带头履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
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及时解决本单位法治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履行部门法治主体责任。调整充实了普法领导小组和局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审理委员会,从组织上保证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重大事项、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不插手具体案件的处理,不断规范工作机制、受理机制和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等制度。
二、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阳光运行,政务活动公开透明
一是统筹部署全年行政执法工作。印发202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安全生产执法工作要点,统筹编制2023年执法计划,明确重点监管对象和执法措施,经县政府批复后执行。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托山东省政府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平台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执法对象库、人员库,有针对性开展随机执法检查。2023年,完成对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企业、烟花爆竹经营单位、食品生产企业、安全培训机构以及地震应急工作等联合双随机检查6次,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所有监管事项双随机检查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所有行政处罚案件通过山东省安全生产信息平台进行公示并做好公示期满信用修复工作,今年共完成企业信用修复113家。四是加强执法机构建设和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对行政执法人员无证、过期、注销等情况进行清理,31名执法人员均持有《行政执法证》,不存在无证执法、不具备执法资格人员执法现象。
(二)一切工作到企业,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规范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落实“企业宁静日”制度,实行“入企备案”“亮证扫码”制度,合并监管执法活动;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对甲类企业每年执法检查1次,乙类企业每半年执法检查1次,丙类企业每季度执法检查1次;印发轻微违法行为首查不予行政处罚情形,明确“不罚”“轻罚”清单共12项。二是实行柔性执法。实行“一次提醒、二次督促、三次顶格处罚”,组织开展2轮“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为76家企业排查隐患429条;三是规范第三方机构管理。出台《沂南县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并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整治,督促技术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市场秩序。
(三)法治先行,规范决策程序
一是健全审核制度。依据《山东省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修订完善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调整充实局案件审理委员会成员,今年审核行政处罚案件135件,集体讨论研究行政处罚案件6件。二是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聘任山东界湖律师事务所孙存才律师为本单位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处罚过程中的法律咨询服务作用。我局2名同志被聘为公职律师。三是明确法制审核主体。明确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主体为局法规科,建立法制审核人员定期培训制度,积极参加法制机构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法制审核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四是明确审核内容。重点审核行政执法主体是否合法、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主要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执行裁量基准是否适当、程序是否合法、是否有超越职权范围或滥用职权情形、行政执法文书是否规范齐备、违法行为是否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应审核的内容。五是及时审核反馈。法规科对承办科室、单位报送的重大执法决定及时组织审核并予以反馈。对通过审核的,将审查依据等报局领导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未经法制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全年没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四)深入普法,推进执法普法一体化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紧密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安全生产专题讲座、安全咨询服务、安全宣传专栏评比等活动,不断增强法制宣传实效。二是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制定《执法与普法衔接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在全县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执法与普法衔接提升行动。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集中宣传、“大走访、大调研”、打非治违、隐患排查、矿山企业安全大诊断、标准化建设、警示教育等活动切实促进执法与普法衔接,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实。三是开展法治素养培训。12月15日,举办法治建设专题讲座,邀请县司法局行政复议应诉科兼备案审查科科长、公职律师王兴祝同志授课。对我局正在开展的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三、法治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实的还不够深刻,在日常的监管中对企业如何落实好主体责任引导不足,导致查一次罚一次,同样或同类隐患仍旧出现,忽略了法律的教育作用,服务企业上还有差距。
二是法治宣传的广度、深度还不够。法治宣传的方式方法上缺乏长效性、灵活性,大多集中在“安全生产月”“法治宣传日”,未形成日常性普法模式;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法治宣传的手段还不够丰富。
三是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还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由于对新知识的学习不足,未能成为安全生产执法的行家里手,不能熟练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在执法过程中对企业指导、督促企业整改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四、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议事决策程序,强化对行政行为的制约监督。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依法行政工作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等制度,健全政务公开、双随机执法检查、事故查处、执法责任追究等规范。
二是依法履行监管执法职责。加强安全生产日常执法、双随机抽查和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安全隐患,严肃事故查处,严厉责任追究。加强对重大违法行为案件的执法监督,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不断改进创新执法检查机制,规范执法检查行为,切实处理好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助力企业发展,推动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三是强化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提升。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加强执法人员上岗、在岗培训。完善法治能力考查测试制度,组织开展专业学习培训、执法比武活动,保障执法人员能力素质不断适应执法实践需求,持续提升执法监察水平。
四是持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严格落实“企业宁静日”、“入企备案”制度;严格执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等柔性执法相关措施;严格落实《沂南县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规范第三方中介服务管理,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净化第三方服务市场。
沂南县应急管理局
2023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