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滑,但发展后劲充足
1-2月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同比增长7.5%。从1-2月份投资规模来看,项目规模较大。3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58个,同比增长45%,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7个,同比下降7.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4个,同比增长9.7%,亿元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1个,完成投资0.15亿元。民间投资比重大,民间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86.2%,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军。技改投资成为工业投资主力军,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其中技改投资2.2亿元,占工业投资的44%。从投资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投资彰显活力。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9.4%,同比增长72%。拉动投资大幅增长,彰显活力。从发展后劲来看,大项目储备充裕。计划投资87亿元的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临沂正负800特高压直流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的临沂智胜500千伏临沂III输变电工程、计划投资3亿元的志华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22.7亿元的山东知微互联网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知微互联网+智慧鞋业产业园项目,这些项目均已开工,将给沂南投资注入新鲜活力。
(二)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带动住宿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增长
1-2月份,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增长14.74%。从1-2月份经营情况来看,实现利润总额2400万元,同比增长4.35%。今年新增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达69家,这些新纳入的企业和成长给沂南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消费。1-2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9亿元,增长9.9%。目前沂南住宿餐饮业每逢节假日就出现爆满。春节黄金周期间,竹泉村、红石寨、智圣汤泉、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沂南主要景区推出了丰富精彩的演出和民俗活动,给沂南县带来了如织的人潮和车流,整个沂南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景区接待游客量激增。
(三)工业生产低位运行,但降幅有所收窄
从去年以来的运行走势看,受市场下滑、环保倒逼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一路下行。今年前2个月,全县3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较去年全年降幅收窄0.2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63.96亿元,同比下降9.19%,较去年全年降幅收窄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2.47亿度,同比下降4.45%,较去年全年降幅收窄8.7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降幅呈收窄趋势。
六大产业集群发展各有特点,总体来说增少降多。1-2月份,六大产业集群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7亿元,同比下降8.3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9.2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34亿元,同比下降9.87%,占全县主营业务收入的83.56%;实现利税3.39亿元,同比下降12.43%,占全县规模以上利税的87.87%;利润2.17亿元,同比下降21.63%,占全县规模以上利润的90.83%;实缴税金13927.73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缴税金的77.58%。其中:机械电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82亿元,同比下降7.85%。优质建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6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99亿元,同比下降0.54%。食品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8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3.52亿元,同比下降7.71%。精细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64亿元,同比增长10.64%。电动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14亿元,同比下降29.93%。鞋帽玩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58亿元,同比下降16.92%。
新增企业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拉动作用。1-2月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71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67%,拉动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1.6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亿元,实现利税827.2万元,利润488.8万元。
(四)农业蔬菜种植发展较稳
沂南县蔬菜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优势产业,成为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1-2月份,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26万亩,其中:叶菜类1.06万亩,瓜菜类4.19万亩,茄果类0.29万亩,豆类0.23万亩。黄瓜、芹菜、菠菜、草莓4个蔬菜、瓜果播种面积占蔬菜播种面积80%以上,蔬菜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五)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56.7亿元,较年初增加11.1亿元;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4.1亿元,比年初增加5.1亿元。贷款余额增长明显,存贷比例有所优化。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经济运行压力较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去年2月份的15.5%、全年的13.7%滑落至今年2月份的7.5%。增幅偏低的原因:一是缺少大项目支撑。去年基数高,同期我县完成投资7.1亿元,均为5000万元以上项目,仅长虹橡胶项目1-2月完成投资2.1亿元,今年完成投资最多项目为中信钙业,仅完成0.4亿元;二是统计报表制度发生了变化。今年以来5000万元以上项目纳入联网直报,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具备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或三证合一证照)、发改局批文、施工合同、进度照片缺一不可,纳入统计难度加大,致使我县像知薇互联网(缺施工合同,4月份纳入)、志华互联网(缺营业执照)等大项目无法纳入统计,国家统计局又不允许调整去年基数,所以增长幅度大幅下降。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从去年2月份的11.6%、全年的11.1%滑落至今年2月份的9.9%。主要是受山东知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影响,该企业2015年累计实现零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87.7%。2016年1-2月企业上报数为0,经到企业调研核实,山东知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注册销售的是众泰知豆,2016年企业与吉利合作生产吉利知豆,山东知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无销售知豆计划,2016年全年零售额为0,将拉低全县限上法人企业零售额12.05个百分点,拉低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9个百分点。
(二)受安全整治、市场因素、宏观形势等影响,工业生产呈现持续低迷态势,重点行业生产“增少降多”
1-2月份,沂南工业生产延续去年以来市场需求减弱、产能过剩、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用电量减少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全县工业生产呈现持续低迷态势,但降幅有所回落。重点行业生产呈现“增少降多”的发展态势。一是精细化工产业呈现增长态势。1-2月份,全县14家精细化工产业完成产值4.64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舜天化工产值占比高、增长快,拉动了精细化工产业产值增长。舜天化工今年因企业治理达标,加之碳铵、煤炭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市场行情好转,企业扩大生产增加一条生产线,使三聚氰胺产量增长1.33倍,产值增长61%。二是冶金行业呈现产量增,价格、产值双降态势。1-2月份,全县7家冶金企业完成产值9.08亿元,同比下降14.8%。其中壶井特钢钢材产量同比增长39.2%,但价格同比下降30%多,致使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5%多。三是食品加工产业呈现下降态势。食品加工产业是沂南县第一大产业,1-2月份,全县88家食品加工产业完成产值23.52亿元,同比下降8.9%。其中肉鸡、肉鸭加工企业,受饲料价格下降以及白条产品过剩等因素影响,生产加工持续不振。饲料企业因推行环保养殖,全县畜禽规模养殖户锐降80%,造成大幅减产。四是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出现大幅下降局面。1-2月份,全县20家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完成产值3.14亿元,同比下降29.9%。其中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代表性企业, 2016年该企业计划生产5万辆“知斗”电动车,比去年增加2万辆。但目前该企业尚未取得整车生产资质和车型代码,不具备整车销售条件,同时因年底裁员近60人和去年产值较高基数的影响,使得该企业只能生产出口型车辆,造成1-2月份该公司仅完成产值0.34亿元,锐降66.5%,从而导致全县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大幅下滑。
三、近期工作建议
(一)加快转型升级,消除关停治理、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积极为经济发展创造发展空间,一是严格按照环境治理要求,该关停的一律关停,限期治理的一律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明确治理达标期限。二是落后产能的企业能转产的尽快转产,不能转产的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配备环保设施,在治理期限内全部达标,恢复生产。三是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整合完善原有扶持政策,从事后追认向事中参与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努力招大引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强力推进大项目招引,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通过产业招商、资源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途径,大力引进科技型、支持型、财源型大项目、好项目。二是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大工作力度,严格落实项目领导包扶、现场办公等制度,确保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
(三)努力培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点
积极发展电动车制造、汽车配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先进生产力。本着积极构建现代产业的新体系,坚持不懈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