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ynxrmzf/2018-00043925 | 公开目录 | 统计月报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 2018-11-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2018年1-10月份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
今年以来,沂南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揽,提质量、补短板、增效益,全县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1-10月份,全县3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生产总值436.34亿元,同比增长9.59 %。1-10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0%,增速列全市15县区第14位。 工业企业效益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合计33.00亿元,同比增长24.68 %,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态势。 工业用电量增速排名靠前。1-10月份,全县累计工业用电量16.6亿千瓦时,增长22.69 %,总量、增速分别列全市15县区第4位、第2位。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呈增长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1-10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增速列全市15县区第13位。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179个,列全市15县区第4位。 房地产投资、销售呈增长态势。1-10月份,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9亿元,同比增长64.79%。商品房施工面积23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9%。销售面积48.1万平方米、销售额20.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86%和9.06%。待售面积0.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9.07%。 (三)消费市场发展平稳 消费市场发展平稳。1-10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亿元,同比增长8.1%,总量、增速分别列全市15县区第10位、第8位。 (四)贷款余额、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0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365.2亿元,较年初增加43.4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86.6亿元,较年初增加25.6亿元。 1-10月份,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1亿元,同比增长5.7%,总量、增速分别列全市15县区第9位、第11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9.2%,总量、增速分别列全市15县区第5位、第1位。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的落后,传统产业占比大,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个数少,体量不大。 二是受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约束,企业盈利能力下滑,投资、技改投资增速放缓。 三是受环保治理、安全生产等倒逼影响,以停产或半停产方式进行整改的企业较多,导致经济发展放缓。 三、促进当前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以深化改革为抓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提升服务效能,明晰权力清单,落实便利化登记等一系列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要认真落实各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关政策,凸显市场主体优势。准确理解、正确界定房地产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房地产企业发展;用好国家放宽房贷政策,满足刚性需求者购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引导传统物流向专业型物流转变,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整合完善原有扶持政策,从事后追认向事中参与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以民生保障为重点促进社会稳定 根据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导向,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搭建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拉动投资、扩大消费。坚持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弱势群体覆盖的原则,制定完善民生保障体系规划,明确中长期民生工作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化解民生难题。以居民收入倍增为目标,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就业服务及援助体系,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确保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农村居民收入快于城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保统筹层次,扩大覆盖范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突破口,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三)以产业集群带动为中心培植经济增长新优势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县直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运行情况,及时把握政策导向,加强对行业代表性企业的走访调研,搞好对原料购进、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产品订货等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研究采取应对措施。 二是加大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煤、电等生产要素调节和保障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向特色产业、优势行业和重点项目集聚。加强对骨干企业的服务与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内部资金向技术改造和新品研发方面倾斜,充分发挥大企业对全县经济的支撑作用。引导培育企业上规模,形成有带动辐射的龙头企业。 三是抓好新企业、新项目投产达效。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新企业(项目)建设进度,助其达产达效,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着力抓好达标企业入统申报和运行监测工作,使其尽快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加大对民营服务业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成长型企业,做好中小企业梯队的培育,增强发展后劲,形成发展服务业的新动力,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