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沂南县委、县政府积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突出重点突破,坚定不移推进年初各项既定部署,经济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上半年,我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2.94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去年底提高0.7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总量、增幅分别列全市15县区第9位、第5位。
三产占比提高。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84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86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9.24亿元,同比增长8.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6.4:39.0:44.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稳中向好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1-6月份,全县3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6.36亿元,同比增长21.12%,较2016年底提高了16.9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9亿元,同比增长15.81%;实现利税17.36亿元,同比增长19.19%;其中利润14.29亿元,同比增长24.63%;实缴税金3.7亿元,其中规上工业增值税1.7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实缴税金的47.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98%,与去年基本持平,运行态势整体稳中有升,稳中向好。
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名靠前。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3.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6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居全市15县区第4位。
工业用电量连续增长。1-6月份,全县工业企业消耗用电量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6.15%。比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累计增幅分别提高8.22、5.1、3.87和2.12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投资增长显著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1-6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8亿元,增长15.0%,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总量、增幅分别列全市15县区第9位、第7位。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个,投资总量为15.3亿元。
房地产投资增长显著。1-6月份,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25亿元,同比增长73.02%。商品房施工面积204.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28.5万平米,待售面积3.2万平方米,销售额11.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50%、2.87%、57.91%、34.73%和78.56%。
(四)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消费市场发展平稳
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1 -6月份,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13.98%;营业利润稳步增长,实现营业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5.73%;应付职工薪酬0.87亿元,同比增长17.51%;平均人数增长4.32%,呈现从业人数与薪酬水平双增态势。
消费品市场稳中向好。1-6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比1-4月份和1-5月份分别提高0.1个和0.1个百分点。总量、增幅列全市15县区第10位和第6位。文化旅游业乘势而上,1-6月份,累计接待游客702万人次,旅游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1%,有效带动了地方消费市场。
(五)财政支出、金融、进出口数据增长
地方财政支出增加。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2.1亿元,同比增长8.4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幅分别为-14.50%、-0.25%、53.70%、20.41%和37.05%。
贷款余额增长明显。6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316.7亿元,较年初增加28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0.3亿元,较年初增加14.5亿元。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进出口保持增长。1-6月份,实现进出口总额117121万元,同比增长36.4%。增幅比去年提高23.1个百分点,比1-5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0357万元,同比增长39.5%;进口16764万元,同比增长20.1%。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亟需膨胀。1-6月份,电子信息、医药等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3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利税5794.3万元,同比增长8.1%;实现利润3879.3万元,同比增长14.5%;实缴税金1244.73万元,同比下降28.61%。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财政收入增速排名靠后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1-6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8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比去年底回落8.2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总量、增幅分别列全市15县区第9位、第7位。
财政收入增速排名靠后。1-6月份,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9亿元,同比下降11.7%。增速比去年底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回落21.9个和22.7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市15县区第14位。其中,税收收入7.3亿元,同比下降14.31%。
三、促进当前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狠抓工业,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营造工业经济增长良好环境。一是抓重点优先培植,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沂南县以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会议为契机,强力实施已出台的《沂南县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实施细则》,利用好各级政府的优惠扶植政策,优先扶持一类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骨干企业。二是引培育新产业、新动能与利润增长点。沂南县加大对重点工业项目督查力度,强化责任,加快工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步伐,确保工业项目投产达效,形成新的增长点。三是尽全力做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禀赋为基础,根据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选准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二)重抓大项目储备及建设,畅通投资融资渠道,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后劲。一是积极储备优质投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储备“高”、“精”、“尖”大项目。对于传统产业项目,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拉伸产业链条,把产业做大、做强,加强项目推进,督促企业办理各项手续。二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项目是保持当前投资增长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和重抓项目招商、推进和项目储备,努力实现大项目早立项、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土地、资金等优势资源配置给优势骨干企业,促其加快发展。落实好各项金融改革措施,创新融资方式,因地制宜出台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多措施齐抓,促进地方财政发展。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壮大地方财源。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实施“三引一促”,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转贷基金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稳增长、调结构,确保财源建设稳步推进。二是完善收入征管措施,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持续推进税收保障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利用涉税信息,依法强化税收征管,依法打击各种偷税、逃税行为,切实将涉税信息变成控管税源、组织收入的重要依据,促进税收增长。同时,积极与上级财政部门沟通汇报,加强政策研究,努力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三是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民生投入导向,创新民生投入方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PPP项目建设,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聚焦精准扶贫,加强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充分利用小额扶贫贷款等方式,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