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经济走势良好,增速保持总体平稳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提升。从一季度情况分析,我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59.89亿元,同比增长5.9%,比去年底提高0.3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11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11亿元,同比下降4.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64亿元,同比增长7.7%。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1-4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亿元,同比增长9.9%。
进出口保持增长。1-4月份,实现进出口总额8595万美元,同比增长3.7%。增幅比去年高2.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19.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168万美元,同比增长11.5%;进口1427万美元,同比下降23.4%。
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提高。1-4月份,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35.8%。在全市县区中总量保持第4位,增幅位次由上月的第10跃升至4。其中,税收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45.9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幅分别为207.15%、107.3%和128.11%。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2.97亿元,同比增长18.0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幅分别达51.72%、220%和53.52%。
(二)工业运行呈现积极变化,生产降幅逐月收窄
工业生产降幅呈收窄趋势。1-4月份,全县3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29.75亿元,同比下降3.8%,比2月份、3月份累计降幅分别收窄5.4和0.8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4.62亿元,同比增长1.6%。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1-4月份,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29.75亿元,销售产值为127.96亿元,产销率为98.62%,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环比提高0.2个百分点。
总资产周转率环比提高。1-4月份,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总资产周转率为50.65%,环比提高11.8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2.13个百分点,降幅收窄。
企业库存产成品呈下降趋势。1-4月份全县规上工业产成品库存为17亿元,同比下降14%。
新增企业生产增速快,但拉动作用较小。1-4月份,全县新增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68亿元,同比增长2.94倍。
冶金行业成为当前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最大动力。因去年4月份大气污染治理关停部分企业整改,整改验收合格后于去年7月份陆续复工生产,因同期基数较小,造成今年产值大幅增长。1-4月份,7家冶金企业实现产值18.77亿元,同比增长37.1%,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3.77个百分点,这种拉动预计到7月份效果不再明显。
工业用电量保持增长。1-4月份,全县工业企业消耗用电量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12.3%。工业用电增幅逐月回升,产值降幅逐月收窄,表明全县工业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回落,但发展后劲充足,房地产销售回暖
1-4月份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同比下降11.5%。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2个,完成投资2.8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9.4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0%,同比下降40.3%。房地产投资2.2亿元,同比下降40%多,近期也没有新开工项目增加,房地产投资后劲不足。
新开工大项目推进良好,投资后劲充足。计划投资87亿元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临沂正负800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的临沂智胜500千伏临沂III输变电工程项目,推进良好,成为沂南投资有力支撑;同时巴士新能源计划投资4亿元二期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志华互联网等项目将在下月纳入统计,将成为沂南投资后备力量;另有计划投资22.7亿元的山东知微互联网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知微互联网+智慧鞋业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7亿元阳都健华药业项目本月新增入库,将在上半年体现沂南投资发展。
房地产销售回暖,去库存效果显著。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16%,降幅比去年、今年一季度收窄较大。其中现房销售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8.6%,环比增长312.7%,去库存效果显著。
(四)服务业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旅游业兴旺
第三产业中部分行业核算指标保持较快的增速。从一季度GDP核算指标看,保险业增速达56.18%,邮政业26.7%,反映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及城乡社区发展的八项财政支出合计增速达24.41%。
规上服务业稳步增长。1-4月份,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利润总额0.58亿元,同比增长8.9%;应付职工薪酬0.44亿元,同比增长11.25%,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旅游业发展兴旺。1-4月份,累计接纳游客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9%。影视基地常山庄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后,仅春节游客就增长200%多。布拉格香草园作为新兴景点,风景秀美,游客爆满。我县正处在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检查验收阶段,县委县府加大对旅游景区的环境改善,将吸引更多消费者拉动我县住宿餐饮业消费增长。
(五)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贷款余额增长明显。4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65亿元,较年初增加19.4亿元;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4.5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元。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技改和房地产投资后劲不足
1-4月完成技改投资11.7亿元,同比下降40%。原因一是全国总体投资环境趋紧,国家去库存,去产能,致使部分企业维持现在生产状态、生产规模,无提高产能欲望。二是资源要素趋紧,土地、环评等手续办理难度加大,资金筹集难度提高,制约技术改造投资的增加。
1-4月房地产企业完成投资2.2亿元,占投资总量的5.7%,同比下降40%多,环比下降50%多,近期也没有新开工项目增加,房地产投资后劲不足。
(二)限上零售业处于低迷状态
1-4月份,限上零售业实现10.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1%。原因是山东知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在今年注销,而去年同期零售额是1.4亿元,全年收入6.3亿元,势必影响全县零售业增幅,特别是限上贸易企业零售额增幅,这是计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幅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三)工业产业发展呈现部分下滑的发展态势
受安全整治、市场因素、宏观形势等因素影响,4月末,我县 “432”产业共计282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5.18亿元,同比下降9%,比全县工业产值平均增速低5.2个百分点。其中主导产业产值下降12.6%、传统产业产值下降0.9%、新兴产业产值下降22.2%,产业发展呈现部分下滑的发展态势。
(四)工业企业能耗增长过快
1-4月份,全县3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3.42万吨标煤,同比增长97.69%;单位产值能耗为0.41吨标煤/万元,同比上升105%。其中,壶井特钢公司1-4月份能耗为39.61万吨标煤,同比增长218.4%,占全县能耗(53.42万吨)比重为74.15%。由于去年环境大气污染治理整顿,关停整顿企业较多,导致去年能耗基数较小,今年恢复生产后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增幅持续扩大。
三、近期工作建议
(一)加快转型升级,消除关停治理、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积极为经济发展创造发展空间,一是严格按照环境治理要求,该关停的一律关停,限期治理的一律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明确治理达标期限。加快部分矿山企业整改步伐,使停工生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二是落后产能的企业能转产的尽快转产,不能转产的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配备环保设施,在治理期限内全部达标,恢复生产。三是充分发挥扶持精度和力度,整合完善原有扶持政策,从事后追认向事中参与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强力推进大项目及时纳入联网直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一是强力推进大项目及时纳入联网直报。指导我县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依法按照规定手续准备审查材料,各项材料缺一不可,及时纳入联网直报。建议各相关部门简化手续,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使项目尽快落地,有序推进,完善手续使项目尽快申请入库,二是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一直以来,沂南房地产市场开放性强,外地房地产公司在沂南落户多,房地产公司资金由公司自由支配,缺乏监管。这造成沂南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公司随意挪用资金,无故拖延交工,导致房地产市场烂尾楼较多,引起一些不安定因素发生。另外,还有部分房地产企业在我县没有注册法人,统计上没有纳入统计。因此既要对房地产公司资金加强监管,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又要从房地产资质认定、升级等方面给以约束,促使房地产公司按章办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合理优化行业布局、重点扶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全县服务业仍然延续了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为主的局面,现代服务业占比较小。为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应进一步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软件业、服务业外包和现代信息业等新兴产业。
建议优选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经营管理规范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加快发展,培育和发展品牌服务业企业。对资产上规模、利税上水平,从业人员多、发展潜质大的服务业企业,在政策资金、税费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优先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
(四)继续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形成工作推进新合力
在重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监测联动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将联动机制推广到工业、批零住餐等领域,协同各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对于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限上标准的企业或个体户,重点培育,重点关注,尽快在企业“一套表”年度审批中纳入限上单位,做到应统尽统,充分反映沂南县经济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