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ynxrmzf/2018-00043949 公开目录 统计月报
发布机构 沂南县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17-02-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2016年1-10月份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进入2016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沂南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保持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年初各项既定部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经济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一、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农业突出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
   全县创建现代农业园区28个、8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230个、50万亩,“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249个,“沂南黄瓜”“孙祖小米”“双堠西瓜”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县土地流转面积37.5万亩。全县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100%,群众满意度达到80%以上。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已达到24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绿色食品认证87个、有机食品认证146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4个,认证产品产量达到总产品产量的40%。
  (二)工业运行呈现积极变化,增幅继续扩大
   1-10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87.84亿元,同比增长3.6%,比1-9月份增幅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幅继续扩大。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1-10月份,全县有50家企业,实现产值167.55亿元,同比增长15.3%,拉动全县产值增加5.9个百分点。其中壶井特钢实现产值34.37亿元,同比增长2.24倍,拉动全县产值增加5.08个百分点。龙头骨干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数据的支撑作用明显。二是新增企业发展情况良好。1-10月份,全县新增入统的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1.94亿元,增长3.49倍,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2.3百分点。其中山东巴士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沂南县惠和源饲料有限公司和山东正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新增企业产值最大的3家企业,1-10月份分别实现2.84亿元、1.64亿元和1.53亿元。三是冶金行业引领工业经济增长。1-10月份,7家冶金企业完成产值50.69亿元,同比增长50.8%,拉动全县工业生产增长4.56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商品房去库存效果显著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1-10月份,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9.3亿元,同比增长22%,增幅较一季度、1-6月份、1-9月份分别提高了21.5个、18.5个和8.3个百分点。
  项目储备充足,今年后半段及2017年投资发展前景可观。10月新增入库4个亿元以上项目项目,将成为增长新动力,11月计划投资投资3.2亿元的山东国泰王老吉项生物饮品项目,将通过名录库申请入库;另有计划投资11亿元的润泰药业项目即将开工;储备过10亿元的项目4个:计划投资60亿元的温泉旅游开发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的新丝路毛毯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的吉林森工项目、港能国际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的10万吨冷链物流项目。另有计划投资2亿元的涝山矿泉水项目等,项目储备充足,为今年后半段乃至2017年投资发展打下了基础。预计2016年完成投资275亿元,同比增长15%。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销售持续扩大,商品房去库存效果显著。1-10月,全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2亿元,同比下降62.5%,比1-9月份降幅收窄3个百分点。全县30个在建、在售项目中,有14个项目完成投资,8个项目投资低于1000万元以下,只有8个有投资空间,新增项目少,投资下行压力将持续。截止10月底,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 2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4%。住宅销售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0.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5%。商品房销售额8.0亿元,同比增长7.6 %。截止1-10月待售面积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5%,环比下降25%,去库存效果明显。
  (四)规上服务业稳中有进,消费市场发展平稳
  规上服务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一是现代物流业稳步发展。1-10月份,全县25家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占全县营业收入的48%。我县将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体系和物流网络体系,县城综合物流园、火车站物流园、畜禽冷链物流园、青驼现代仓储物流园四大园区初具规模,建成宏盛物流和鲁中蔬菜两个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一批特色物流中心。二是挖掘新增企业,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深入开展规模服务业单位排查工作,完善服务业统计范围,今年仅11月份新增企业个数12个。今年沂南把服务业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利用网上招商、驻点招商、以企招商等多种形式开展服务业招商,走出去,请进来,广泛宣传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吸引知名品牌企业来沂南投资兴业,为全县服务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消费市场发展平稳。1-10月份,沂南县限上法人企业100家,其中批零企业87家、住餐企业13家, 实现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元,同比增长10.4%。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销售额8.3亿元,同比增长121.8%;限上零售业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销售额38.2亿元,同比下降4.5%;限上住宿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0.2亿元,同比增长19.5%;限上餐饮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3.3亿元,同比增长13.7%。主导行业中汽车业同比增幅下降比较明显,粮油食品、服装和中西药类增长速度好于其他行业。从四行业看增长速度低于2015年全年水平,同行业间竞争愈演愈烈,经营情况下行压力明显,部分企业已濒临停业、破产。
  (五)国地两税税收可观,贷款余额增长明显
  国、地两税税收稳步增长。1-10月份,国税税收收入累计入库8.8亿元,同比增长26.8%,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市第8和第5位。地税税收收入累计入库9.5亿元,同比增长27.9%,总量和增幅分别列全市第5和第9位。
  贷款余额增长明显。10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279.5亿元,较年初增加33.9亿元;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8.6亿元,比年初增加9.6亿元。随着国家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发展中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工业用电量增幅全市靠前,但是增幅出现下滑。1-10月份,全县工业用电量14.6亿千瓦时,居全市15县区第6位,同比增长15.7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28个百分点,居全市15县区第3位,但增幅比1-9月份下滑5.38个百分点。
  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四季度工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从10月份开始,我县因大气污染环境治理将部分企业强行关停,特别是壶井特钢等5家重点骨干企业的限、停产,预期第四季度全县工业产值将减少10亿元以上。山东新大洋集团和壶井特钢是我县产值最大的2家企业,因企业减、停产将使我县工业产值减少20亿元以上,严重影响全县工业生产增速。
  因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增长乏力。一是食品加工业生产增速依然乏力。食品加工业(包括食品加工、屠宰以及饲料生产)是我县第一大支柱产业,1-10月份,食品加工业产值下降3.1%,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但生产发展态势依然乏力。二是机械行业持续低迷。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以砖机生产制造为主的机械行业有效需求不足,1-10月份,机械行业产值下降4.4%,降幅比9月份收窄1.4个百分点,生产发展态势持续不振。三是鞋帽玩具产业增速疲软。受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和出口订单下滑的影响,1-10月份,50家鞋帽玩具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4%,降幅虽较9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但生产动力仍显疲软。
  新能源电动车产业拉低全县工业经济增速。因今年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总部搬迁,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产值大幅下滑,造成供应配件的山东新大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德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相应减产。电动自行车市场已经趋近饱和,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生产遇冷。1-10月份,16家新能源电动车行业产值同比下降9%,拉低全县工业生产增速0.85个百分点。其中山东新大洋集团完成产值11.81亿元,下降30.7%。根据目前山东新大洋集团发展趋势,预计该集团全年有望完成产值15亿元,比去年减少14亿元。山东巴士新能源电动车业去年末加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全年完成产值4亿元,仍然弥补不了新大洋集团减产造成的缺口,由此将会导致全县新能源电动车产业产值减少10亿元以上。
  四季度工业企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我县工业生产从上半年开始回暖,已连续5个月持续增长,但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不足等影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一是我县工业生产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面对供给侧改革和需求拉动力不足的压力,增速放缓是大势所趋;二是受大气污染治理、安全生产整治影响,部分矿山企业、生物企业、化工企业等已陆续被限产或被关停治理,直接影响到全县工业经济增长;三是新能源电动车产业因新大洋集团总部外迁至外地将造成全县工业产值减少10亿元以上;四是为迎接国家环保巡查,四季度我县壶井特钢等5家企业将被限产或关停,预计造成第四季度工业产值减少10亿元以上。
  综上分析,上半年工业企稳回升,三季度持续增长,但四季度工业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增大,工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越来越艰巨,预期全年工业生产增速将可能再现负增长发展态势。
 (二)全县服务业企业规模小,发展程度不高,竞争力较低
  行业、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从行业看,全县6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涉及12个行业,其中仅道路运输业、其他服务业、物业管理业3个行业单位个数达到41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59%,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占规上企业的51.9%。从乡镇看,截止上半年,界湖、张庄、大庄、辛集、铜井5个乡镇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单位超过5家,有4个乡镇单位仅1家。
  三成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由于多数企业规模小,主营业务技术含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且物价和人工费上涨,成本、费用增长较快影响,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10月份全县有10家企业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有两大行业出现亏损。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41.4%,营业利润下降41.9%;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下降6.7%,营业利润下降14.8%;其他服务业亏损61万元,下降21.3%。
  三、促进当前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加强经信、发改、统计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同时做好与各乡镇、街道统计部门等单位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调度监控、预测预警工作机制,创新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制度,紧盯企业运行动向和市场变化,及时跟踪把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生产经营和去产能情况,提高分析判断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及时反映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困难与问题,适时提出建议、采取应对措施,促进工业向好快发展。
  (二)狠抓工业,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营造工业经济增长良好环境。一是尽快消除关停治理影响,尽快恢复生产。严格按照环境治理要求,该关停的一律关停,限期治理的一律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明确治理达标期限,加快企业整改步伐,使停工生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二是落后产能的企业能转产的尽快转产。不能转产的积极协调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配备环保设施,在治理期限内全部达标,恢复生产。三是做好企业新增入库和“僵尸企业” 摸排剔除工作。切实引导新建投产企业入库,着力抓好规下升规上企业的摸底和培育工作,实施对新纳入企业的财政奖励与扶持优惠政策,增大工业企业调研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新增入库,对市场前景差、耗能大、污染重、效益低的应淘汰类企业依法实施退出市场。四是充分发挥扶持精度和力度。进一步落实促进工业发展的新扶持政策,整合完善原有扶持政策,强化政府资金导向,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中高端产业整体规模,突出培育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发展。
  (三)积极寻找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一是突出创新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实际情况为基础,选准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升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农副产品加工要强化拓展深加工和休闲娱乐食品方向的力度;纺织服装要开创自己的品牌;矿业要下大力气整合洗牌,推进可持续发展;冶金建材要提高产品档次,提升附加值,努力掌握产品的定价权;化工按计划推进转型治理,实施绿色发展,使这些传统产业继续焕发强大的生机和活力,继续为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二是继续加大“三引一促”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储备“高”、“精”、“尖”大项目。对于传统产业项目,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拉伸产业链条,把产业做大、做强,加强项目推进,督促企业办理各项手续。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企业购置先进设备、建设研发平台等,引导企业抓好投入、平台、人才等关键环节,走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之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继续坚持做强特色,新形势下找寻新突破。深度挖掘旅游优势,我县被列入“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第三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竹泉村、常山庄村列入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要借此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产品开发力度,加快形成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综合型区域红色文化产业体系。巩固拓展生态环境优势,以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新沂南为目标,突出工业污染等重点领域整治,全面持续用力,巩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果,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精准扶贫再接再厉。我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今后会继续加大资金、政策、项目等投入力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谋划实施好重点民生工作。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