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入秋,天气转凉。走进苏村镇仕子口村,只见道路整洁,屋舍俨然,瓜果飘香,构成一幅极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图景。曾经,“脏乱差”是村民对村子的评价:道路坑坑洼洼,垃圾乱堆乱放,一到夏天,房前屋后的苍蝇蚊子乱飞,路上尘土飞扬,村内环境脏乱不堪。通过大力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仕子口村的巨变只是沂南县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成果的缩影。

今年以来,沂南县深入实施“同心共建”,开展“党群同心”新实践,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城乡环卫一体化,用党建为引领,干部群众齐心干,破解环境卫生领域“上热下冷”问题,探索出了“合伙”共治新路径,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实现了群策群力、共治共享。
“以前村里有事都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呢,老百姓不但‘跟着干’,还会‘主动干’。”仕子口村党支部书记徐志保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冬季上路扫雪除冰还是春天清理“脏乱差”,村干部没有上门动员,村民也自发行动起来,让村子面貌“变了个样”。

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环卫一体化奖补、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等渠道,在全县配备垃圾转运车、洒水车、机扫车等环卫作业车辆101辆,投入垃圾桶5.7万余个,安装分类亭691套。“农村现有生活垃圾转运车73辆,942个村居实现日常清扫保洁全覆盖。形成“村镇收集、县级运输、统一处理”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2024年1-6月份,共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6.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兴伟介绍道。

“让村子变得更好的同时我们还在积分超市兑换了日用品,现在百姓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高了许多。”岸堤镇小峪庄村民王明军说,村里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模式,发动群众“自扫门前雪”,对房前屋后白色垃圾、陈年垃圾等进行清理,通过积分兑换等方式,提高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当前,全县村镇公益性岗位参与生活垃圾治理1.8万人次,清理道路边杂草杂物,清洗道路灰尘泥土。实施村庄网格化、划区域管理,加强农村道路清扫保洁,有效提升了环境卫生管理效能。
从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到乡村人居环境升级,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用好专项深办,开展“洁净沂南”环境卫生提升行动。围绕洁净道路、洁净村居、洁净河道、洁净公园、洁净庭院、洁净设施“六大领域”,发动公益岗、群众2万余人次,整治环境卫生问题1700余处,清理生活垃圾570吨、乱贴乱画2300处,清理“垃圾临时堆放点”30处、汪塘沟渠460余个。工作中,除了发动群众,还注重发挥部门协同作用,划定了住建、水利、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制订《沂南县城乡环境卫生星级动态管理制度》,根据标准将全县范围内国省道路、河道、湖泊(汪塘)、乡镇驻地、村居划分为四类三级,评定五星级村居230个、四星级村居469个、三星级村居224个。

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和村民自治能力的提高,我县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卫生意识不断增强,建设美好家园的干劲蒸蒸日上。“现在环境变美了,我们也不能闲着也得出把力,以前村委会组织我们打扫路面、水沟还有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现在不用村里组织,家家户户主动把卫生搞好。环境变好了,人也更有精神了,工作生活的劲头更足了。”湖头镇曹家宅子村村民朱继芳她笑着说。
如今,同心共建、整治环境卫生成为沂南的一道新风景、一种新时尚。随着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一幅幅生活和美、村容优美、村庄秀美的乡村图景在这个秋日里,焕发出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