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五共"机制绘就城乡新画卷:沂南县生活垃圾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28    来源: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点击数:

初夏时节,走进沂南县潘家庄社区,干净整洁的村道、规范有序的垃圾收集点、绿意盎然的房前屋后,勾勒出一幅清新宜居的城乡画卷。自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户分类、村镇收集、县运输处理”为主线,创新推行“共商、共管、共治、共建、共享”机制,一场全民参与的环境提升行动正悄然改变着城乡面貌。

全民参与共绘治理“同心圆”

“以前村里垃圾桶少,垃圾经常堆在路边,夏天蚊蝇满天飞。现在政府听取我们的意见,新增了分类垃圾桶,还设置了集中投放点,环境焕然一新!”在界湖镇潘家庄社区,村民李大姐指着新修缮的垃圾收集点感慨道。 为破解垃圾收集点设置难题,沂南县开展“点位共商”行动,通过“群众提需求、专家优布局、政府抓落实”,统筹考虑居民对垃圾收集点的设置意见,对垃圾收集点设置数量和点位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垃圾箱数量,调整垃圾桶摆放布局。充分考虑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出行安全,极大便利了垃圾投放和增强了垃圾收运效率。

创新机制破解治理“硬骨头”

针对生活垃圾治理责任不清、设施老化等痛点,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打出制度创新“组合拳”:责任到人织密“管理网”。实行“设施共建”,对垃圾收集车辆和垃圾转运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链条追踪;定期检修垃圾中转站设备;及时升级改造垃圾存储转运设备。

共建共享擦亮生态“金名片”

村民们定期开展“大家评、大家议”活动,对环境卫生进行现场打分,评选出的“最美庭院”“清洁示范户”登上村务公示栏。“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家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铜井镇竹泉村村民王大爷笑着说。治理成效不仅体现在环境改善上,更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通过垃圾治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旁观者”到“主人翁”,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正以生活垃圾治理为切口,书写着城乡融合发展的绿色答卷,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生态基础。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