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网站: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家福。李局长,欢迎您!
李局长: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政务访谈》栏目与大家沟通交流。
县政府网站:李局长,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质量的期盼和要求与日俱增,对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增长,请您介绍一下,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李局长:好的。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县卫健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工作水平提升两条主线,在打基础、谋发展、促改革、惠民生四个领域全面发力,解决了一批制约基层多年的难事,办成了一批群众期盼的实事,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局面。目前,全县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7家,乡镇卫生院23处、民营医院12处、农村卫生室390处、各类诊所(医务室、门诊部)118处。2021年门急诊536.4万人次,住院16.63万人次 ,基本形成了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农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县政府网站: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李局长,请您谈一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健康沂南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李局长:好的。一是加快公共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在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抓住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政策机遇,实施建设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实施建设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目前第二人民医院二次结构和墙体砌筑工程基本完成,开始装饰装修,预计明年建成投入使用;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工程主楼及裙楼主体完成验收,水电、消防、通风、智能化及空调等同步推进,力争今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
二是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创新。创新“心电一张网”筛查服务模式。心血管死亡率高居各类疾病首位,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县卫健局按照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导向,依托信息化条件实施“心电一张网”项目,推进县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新模式,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选取10家卫生院和20家农村卫生室作为试点网络,由县人民医院牵头启动“心电一张网”项目。创新“智慧共享中药房”服务模式。针对中药方剂熬制慢,等待时间长,卫生院制剂场所杂乱弱小、标准把握不统一的情况,卫健局经过充分调研考察,确定了智慧化、全剂型、个性化、一站式的中药产品服务创新思路,依托县中医院人才资源优势,借助先进的中药煎煮设备、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全县集中设立一个中药房,通过23处卫生院辐射城区和乡镇,实行库房管理、质量标准、调剂煎煮、配送服“四个统一”,有效满足患者多元服务需求。放大医养康养新优势。天河医院“6+1”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和经验被《山东改革》刊发,带动全县发展医养结合机构4家、床位3000张,其中松山温泉康养小镇项目、山乡颐养苑等2个项目被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国家卫健委将我县列入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省卫健委将我县确定为安宁疗护试点县。目前,正在积极抓住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利用红嫂家乡、沂蒙泉乡等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优势,打造我县旅游康养融合新业态新亮点。
三是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抓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印发《沂南县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常住人口签约率45%、重点人群签约60%,老年人和残疾人签约率70%的分类梯次目标。全县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70个、家庭医生1101人,组织开展推广家庭医生服务地图、“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有效促进了医防融合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抓好“一老一小”民生服务。扎实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创建工作,围绕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丰富服务内涵,经市卫健委专家组验收,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里庄卫生院等被授予市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称号。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同时巩固“生育一件事”创新成果,强化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深入落实母婴安全五项措施,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通过推行家庭托育服务建设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和,45所幼儿园具备托班招生条件、可提供托位1740个,卫健局会同发改局联合申报家庭托育省级试点。
县政府网站:李局长,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很大。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县在加强应急处置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和努力。
李局长:好的。卫生健康系统作为全县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和主战场,面对今年疫情形势新变化、病毒传播新特点,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反弹底线。
一是深入挖潜,全面提升隔离能力。集中隔离是阻断疫情传播的关键环节。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我县对全县大中型宾馆酒店、景区景点、企业公寓、学校宿舍,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和现场查验,历经三轮筛选优化整合,按照要求确定隔离点31处。为更好的强化自建大型隔离场所的重要支撑作用,县政府在五福山建设方舱集中隔离点,从根本上解决了隔离场所小而散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二是科学布局,如期实现核酸检测能力达标。核酸检测是筛查发现疫情、落实“四早”处置前提和基础。我们按照省市指挥部提出的“立足于早、关键在快”处置思路,将核酸检测作为实施快检快筛、更早发现潜在风险的第三个探头,全力提升“采、送、检、报”应急能力。县卫健局组建核酸检测专班,通盘考察县乡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在现有的疾控中心、县医院、妇幼保健院3处核酸检测实验室基础上,新增7处核酸检测实验室。坚持设施设备、技术力量双过硬,一边加快实验室改造和设备提升,一边同步培训核酸检测梯队人才。围绕“城区构建15分钟采样圈、满足农村切实便利居民群众采样”的目标。
三是实战实训,打造流调、救治、采样三支专业队伍。组建流调队伍,控采取线上线下培训、实战实训、外出支援轮训等方式,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和处置能力提升,加快流调速度和提高排查管控质量。临沂及周边地市疫情中,我县先后选派流调队员,支援流调溯源和疫情处置;选派采样人员,赴周边县区支援;完成县医院辛集分院的救治定点医院改造,配有负压病床46张、储备隔离床位163张,配备1支20人专家组和4支40人救治队,疫情处置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县政府网站:李局长,今年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也是我县为完成今年卫生健康工作目标任务发力冲刺、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请您介绍一下今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
李局长: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单位面对艰巨复杂的疫情防控压力,以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的诸多困难,进一步将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始终保持目标不变、任务不换,坚决做到信心不减、力度不松,确保实现预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一是做强卫生院上用力。进一步优化全县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布局,突出倾斜支持基层卫生院的发展导向,加大基层医生到县级医院进修培训频次、规模,帮助提高基层诊治能力,打造“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梯队。加强基层卫生院领导班子建设,选派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层骨干,作为后备管理人才,参与医院管理,推动管理团队理念和能力不断提升,确保基层卫生院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在学科建设上发力。指导县直医院通过专家坐诊、远程会诊等内引外联措施,集聚国内尖端人才、技术、资源,不断引进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新成果在我县落地实施。指导乡镇卫生院按照“一院一品一特色”发展思路,抓住省派业务院长帮扶和医共体建设机遇,抓好人才下沉、资源下沉、病种下沉,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支持大庄、辛集、苏村等卫生院加大糖尿病、神经康复、消化、腰腿疼、心血管、消化学科建设,增强对辖区患者吸附能力。
三是疫情防控上守好底线。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防住“四个源头”,做强“三个探头”,从紧从实从细抓好卫生医疗领域疫情防控,切实提升以医疗救治、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核酸检测为主的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和稳定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防疫安全保障。
四是在医疗监管上切实规范。结合医共体建设,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建设,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健全对医疗机构的科学评价导向。突出医疗服务收入和医院发展指标的监测,向发展潜力大、特色优势专业倾斜,加强基金使用规范管理,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努力满足广大居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县政府网站:通过刚才的访谈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卫生健康局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我县的卫生健康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李局长:谢谢主持人,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对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