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县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郭万堂,做客《在线访谈》。郭局长,欢迎您!
郭万堂: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借此机会,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县政府网站:郭局长,前期,教育部印发了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此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请您给介绍一下。
郭万堂:此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背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央作出新部署。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改革发展要做到“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必须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
二是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网络新媒体迅速普及,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不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2011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这些都要求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
三是课程实施中发现新问题。现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各课程标准,在引导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学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缺少科学依据,课程实施要求不够明确等,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20年和10年以上,根据课程改革自身规律性要求,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
县政府网站:与2001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比,修订后的课程方案有哪些主要变化?请您介绍一下。
郭万堂:新版的课程方案立足于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中国本土特色和现代化发展要求,为我国义务教育实践提供了明晰的发展方向和育人蓝图。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县政府网站:与2011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比,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请您介绍一下。
郭万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
一是明确了培养要求。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
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县政府网站:郭局长,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如何加强学段衔接?请您介绍一下。
郭万堂:一是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二是关注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三是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县政府网站:郭局长,为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我县目前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请您介绍一下。
郭万堂:为帮助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尽快将新课程标准要求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全县小学和初中开展了“学课标、讲课标、用课标”活动。
一是学课标。通过个人自学、专家领学、集中培训的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分学科,线上线下相结合,围绕新课程、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策略展开学习,并邀请知名专家对全县教师、教研员、局机关全体人员进行了线上集中培训,全面转变教育理念。
二是讲课标。在每位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广泛讨论学习。一方面,县教研室教研员及学科中心组成员带头“讲课标”,通过组织学科“新课标与教学设计研讨会”,以讲代训的方式分片区进行巡回“讲课标”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全县教师开展“讲课标”评比活动,教干率先讲,骨干示范讲,每位教师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通过学校选拔、片区评比、县级决赛三个环节,广泛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
三是用课标。立足课堂转变,以问题为导向,以开发课例资源为抓手,对相当数量的课例进行针对性研究和适应性打磨,为教师理解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效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教学范例,架起新课标与课堂连接的桥梁。
县政府网站:感谢郭局长接受我们的专访。祝愿沂南教育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郭万堂: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也感谢社会各界对沂南教育的关心和厚爱。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