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李家福同志做客《在线访谈》栏目。李局长,欢迎您!
李家福: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借此机会,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愿与大家一起交流我县卫生健康工作,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县政府网站:李局长,2023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亮点十足,比如我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凸显,省卫健委将沂南县确定为全省老年人全程医疗服务试点县,临沂天河医院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等等。请您介绍一下,2023年我县卫生健康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家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直各部门支持下,县卫生健康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聚焦群众看病就医安全满意,卫生健康各项工作推进有力、量质齐升。
一是医共体改革成效凸显。面对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2023年,县委、县政府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全县“十大改革创新项目”的首位,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牵头,整合23处乡镇卫生院、389个村卫生室,组建3家医疗健康服务集团,推动医疗集团在行政、业务、财务、人事、药械、信息化等“六统一”管理上深度融合,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探索一条适合基层实际的县域医改新路径。2023年度,省政府研究室、省市卫健委等上级部门多次来沂南专题调研医共体改革,充分肯定我县在县域医改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二是医药健康产业量质同步发展。沂南县将医药产业列为全县五条重点产业链、医药健康产业园作为十大产业园区,全力推进医药产业发展。依托医药健康产业园区,招引力诺集团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培育康森制药、阳都健华等一批产业辐射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骨干企业。5月份,全市医药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沂南召开。
三是多项试点、示范创建扎实推进。沂南县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连续多年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建成20个中医药领域重点专科、学科,沂南县中医医院获批“市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目前,我县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新探索老年人全程医疗服务试点。作为山东省5处老年人全程医疗服务试点县区之一,通过院前摸底建档、院中“一站式”服务、院后“互联网+护理”,初步实现了“健康有管理、住院无缝隙、转诊有通道、院后有跟踪”的链条式服务模式。目前,老年人全程医疗服务试点工作深入有序推进。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抓好医养结合。沂南县现有医养结合机构5家,首创的“6+1”医养结合模式获得上级充分肯定,3家县级医院和23处乡镇卫生院全部创建成为“市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3家集团总院全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重点针对高龄或者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上门服务。抓实医防融合。借助医共体建设契机,组建307支、5572名的家庭医生团队,创新摸底、筛查、治疗、转诊、建档、随访全链条“六部闭环”健康管理新模式,有效促进群众健康理念和卫生事业发展“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临沂天河医院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界湖、大庄、青驼、铜井、苏村、张庄等6个镇街被评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乡镇”。
五是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我们抓住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政策机遇,成立重点项目建设专班,新建4.6万平方米、320张床位的第三人民医院扩建项目,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8.4万平方米、619张床位的第二人民医院,预计今年5月份将投入使用。
县政府网站:李局长,请您介绍下我县医共体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成效如何?
李家福:沂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医疗改革的工作部署,聚焦城乡居民群众看病就医实际需求,坚持破立并举、边立边破原则,以组建医疗集团为抓手,健全“六统一”机制,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模式。
一是找准“一选三定四建”医共体组建方式。立足沂南实际,确定“一选、三定、四建”医共体组建方式。“一选”就是选龙头医院,充分分析3家县级医院技术水平、综合实力,确定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3家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三定”就是定区域、定职责、定目标,根据乡镇卫生院区位、辖区、人口、技术等资源状况,对23处乡镇卫生院、389个村卫生室,按照就近连片、适当集中原则,确定了3家医疗集团的区域范围。根据3家医疗集团服务能力,明确错位发展、强弱互补的发展方向,明确县级抓重症难症、乡镇抓常见病多发病、村级抓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三级功能职责,为分级诊疗奠定基础。根据医改指标和上级要求,确定群众就医负担、医疗运行成本、医保基金压力明显减轻和医疗服务能力、居民健康素养、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的发展目标。“四建”就是对医共体建组织构架、规章制度、运行机制、考评体系。构建医共体运营“四梁八柱”,建立县乡村三级人、财、物、事的集成式、融合化管理模式,确保权责清晰、流程明确、有章可循。
二是建好“六统一”医共体运行机制。围绕深度整合、高效融合,县委批准成立医共体党委和3家医疗集团党委,将23个卫生院党支部和420名党员,从各乡镇属地管理划归集团党委管理。医共体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法人治理和集团化运作,集团设立1名法人,总院院长兼任卫生院法人代表,乡镇卫生院设执行院长,并兼任辖区村卫生室法人代表。我们在医疗集团建立“六统一”机制,构建全新的医共体运行模式。行政“一盘棋”,牵头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人、财、物整体托管,有效整合各类资源要素。财务“一本账”,对集团内医保基金、财政资金、设备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统筹使用。供应“一条链”,集团建立中心药房,实行药品器械、消毒供应的统一管理和采购、配送、结算支付。信息“一张网”,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乡村信息互联互通、互认互用,让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县政府网站:李局长,请问实施县域医共体改革后,老百姓能够享受到哪些实惠呢?
李家福:沂南县始终坚持医改为民的理念,通过县域医疗集团建设,强化多领域联动改革,保障医改走深走实,让更多的群众享便利、得实惠。
一是县级医疗技术水平有效提升。三家医疗集团总院分别加强了与北京、上海和省级三甲医院的合作,强化了胸痛、卒中、创伤以及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能力,累计创建省市级重点专科38个,150余项技术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行列,13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大病救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各医疗集团先后派驻技术团队23支、专家和骨干医师740余人次下乡入村开展服务,从患者跑变为专家跑,有效实现优质资源下沉。牵头医院为辖区卫生院量身定制学科发展规划,成建制组建下沉团队,指导基层新建特色专科12个,为村卫生室配备智慧随访、心电图、自助健康管理等设备,群众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县级水平的诊疗服务,县域整体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换挡提速。
三是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各医疗集团依托“六大中心”平台和技术优势,全面加强远程医疗、全程服务、医疗质量同质化,形成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新秩序。2023年累计上转患者3564例、下转患者855例,“上转容易下转难”现象得到突破,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了医疗报销比例,节省了生活、交通等费用,减轻了群众负担,“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县政府网站:好的,非常感谢李局长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愿全县卫生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李家福:谢谢主持人,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对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