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兼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卢绪光同志来参加我们这期的在线访谈节目,卢局长,您好,欢迎做客《政务访谈》栏目。
卢绪光:主持人好,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期的访谈节目。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农业农村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感谢沂南县人民政府网站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与广大网友交流、探讨的平台,欢迎各位网友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县政府网站:卢局长,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基。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请简要介绍一下沂南县粮食生产情况。
卢绪光:好的,2024年全县夏粮面积40.16万亩、增长0.43%,总产15.69万吨、增长1.74%,单产390.7公斤/亩、增长1.3%。秋粮生产虽受旱涝急转等不利天气影响,但经各级提前谋划、积极作为,狠抓“五项”技术措施到位率,秋粮喜获丰收,在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实打测产中,湖头镇前水由村玉米实打成绩921.82公斤/亩,刷新了沂南县夏玉米高产记录。
县政府网站:好的,卢局长。请您再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激发粮食生产活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
卢绪光:好的。今年以来,沂南县创新粮食生产新路径,探索建立“义利结合”粮食生产新机制,以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为抓手,探索构建“政府引导,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自主集约经营,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三方利益联结”的粮食生产模式,有效破解种粮增收难题,激发基层种粮积极性,走出了粮食稳产、助农增收的新路子。目前,全县村党支部领创办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78家,种粮面积2.2万亩左右,占全县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面积的44%;合作社平均年收入8万元以上,促进村集体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
一、推动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一是强化生产联合。发挥镇级合作社联合社和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组织优势,将土地统一连片整理、统一集约管理。合作社明确利益分配方式,农户实现了从“种粮不挣钱”到“不种还能分钱”的转变。二是强化服务供给。利用“乡村振兴合伙人”机制,引入和发展植保服务、农机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提供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基础上,逐步从单一环节向耕种、管收、烘储一体化全程式服务发展。从生产实际来看,合作社集约化经营比农户分散种植节约生产成本30%左右,单季小麦亩产平均提高267.5斤,每亩保底多收入500元以上。三是强化龙头带动。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培植壮大信合沂雪等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与中储粮等粮企合作开展“订单式”生产、与中地牧业等畜牧养殖企业开展玉米青贮合作,促进后端销售与前端种植协同并进。湖头镇合作社订单种植的粮食收购价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1元左右,每亩可增收70元左右。
二、推动良技良法融合发展。一是依托科技赋能。积极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粮食科技供给体系,引导鼓励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中化MAP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示范片区5000亩,带动全县推广面积2.5万亩。二是精准技术指导。建立县农业专家服务团联系机制,制定粮食耕种管收全过程生产方案。对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片区,提供技术推广、病虫防控、农机农艺融合等服务,进行分类精准指导,亩均用种量减少2.6公斤,用肥量下降5.2公斤,每亩可节省成本130元左右。三是加大培训交流。面向粮食专业人才和职业农民,采用集中培训、学习研讨、田间课堂等方式,开展全生产周期技术技能培训。今年以来,组织学习研讨、观摩交流等46场次,培树粮食专业人才和职业农民234人。
三、推动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地。一是项目支持。制定《关于加快构建“义利结合”粮食生产机制的实施意见》,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系列政策,对粮食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较好的片区,优先落实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绿色种养循环等项目,有条件的支持配置高性能播种机具和烘干、仓储等设施设备。如湖头镇11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建设高标准农田3200亩,配套实施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农田输配电改造等项目,夯实了粮食增产基础。二是保险托底。在示范区推动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遇到极端天气和重大病虫害时,赔付金额最高可达950元/亩。创新推出粮食规模经营等新险种,探索建立保费由银行垫付、特殊灾害年份赔付时优先还付银行贷款机制,有效应对粮食规模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三是金融助力。围绕农业生产、农机具采购等,提供存贷款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落实贴息贷款,加大“沂蒙强社贷”“四雁振兴类”贷款、“鲁担惠农贷”等信用类贷款推广力度,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帮助解决合作社农业生产融资难题。
县政府网站:感谢卢局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祝愿沂南农业农村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卢绪光:谢谢。感谢主持人和广大网友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