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政府网站: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沂南县马牧池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胡明莹同志做客《在线访谈》。胡乡长,欢迎您!
胡明莹: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跟大家一起探讨交流马牧池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马牧池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县政府网站:胡乡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马牧池乡的基本情况?
胡明莹:好的,马牧池乡位于沂南县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92.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3.6万人。2024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942万元,增量、增幅均位列全县第六;实现工业总产值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65亿元,同比增长17.1%。
县政府网站:胡乡长,近年来,马牧池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请您简单介绍一下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情况?
胡明莹:好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马牧池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一年来,马牧池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加压奋进,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抓牢项目、招强引优,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一是重点项目有力推进。全力保障临临、董梁两条高速公路建设任务,是全县征地里程最长(21.85公里)、征迁任务(2417.16亩)最重的乡镇。先后完成临临高速12处征迁尾子拆除及沿线13个村组58条三改道路建设。按节点完成董梁高速沿线9个村组、1033户1147.91亩的土地征收、220座坟头搬迁;完成中联水泥节能降碳技改、《跟着团长打县城》文旅创新发展2个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县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会中位列第五名。二是招商引资成效突出。2024年,累计外出推介、招商16次,对接科研平台2家、高等院校1家、企业12家。推动山东中医药研究院与县政府签约,新航帆智能充电桩项目在深圳招商推介会完成签约,《跟着团长打县城》项目在青岛招商推介会推介并达成合作意向4个,累计5个项目签约落地,目前完成投资2.8亿元;翰航食品、誉辉食品等一批待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二、突出强项、补足短板,乡村振兴成效更加显著
一是示范片区实现统筹提升。按照“融合发展、片区推进、跨村联建、合伙共富、同心共建”五项机制要求,统筹资源要素,突出群众主体,新打造了王家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惠及牛王庙、杏墩子等7个自然村;片区联合党委实体化运行,对常山庄、辛庄等原有片区进行整体提升,发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引领赋能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全域化片区建设初步成型。二是同心共建实现全面推进。把同心共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通过共商共议共谋,群众自发组织募集同心基金176万元,全乡先后确定了道路提升等9大类167个村级同心共建项目,建设12处蒲公英超市,群众持续参与的长效机制走深走实。设立共富工坊8处,带动周边11个村组24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群众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党群同心干事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三、关注民生、增进福祉,群众基础更加坚实
一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坚持干部包村与精准到户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金融支撑、精准施策”的路子,常态化开展“三类人员”返贫致贫风险筛查,建立返贫、致贫快速发现机制和响应机制。全乡新纳入监测对象2户10人;新建基础设施、电商直播间等衔接资金项目3个。二是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新建、提升道路9条10.6公里,维修、硬化户户通道路77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675盏;全年新增低保特困79人,大病救助15人,临时救助3万余元,为72户困难群众发放救助物资400余件;中心小学食堂入选山东省星级食堂,改造提升崔家庄等3处村级卫生室,教育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32个,保民生、促就业政策落实落细。三是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发挥网格员“探头”“前哨”作用,努力做到事不出“格”。全乡优化调整基层网格59个,累计排查化解各类问题9783条,调处矛盾纠纷523条;不断深化“热线·首发”平台建设,打造“一站式”矛调中心,打响红嫂调解品牌,提高办理质效。
县政府网站:胡乡长,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马牧池乡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深了解。近期《跟着团长打县城》文旅创新发展项目火爆出圈,让我们看到了马牧池乡在文旅融合发展上取得的不错成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马牧池乡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的举措吗?
胡明莹:好的。近年来,马牧池乡立足红色文化优势,以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为引领,从深化旅游项目开发、推动景区场景焕新、蓄力做优影视产业上发力,成功打响了“红嫂家乡”文化旅游品牌。
一、推动阵地融合,塑强红色文旅产业优势
通过活化红色教育方式,不断丰富影视拍摄、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等旅游业态,“红色文旅+”的文旅模式日益完善。去年创新推出了《重走支前路》等红色体验项目,初步形成集古县城、爱国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红色研学基地、乡村写生基地于一体的“一城五基地”格局。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演绎小戏小剧2600余场次。
二、推动产业融合,激活红色文旅赋能效应
一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梳理企业、农业等供给要素,成功匹配项目16个。通过比例分红促进共同提升,有效激活了周边经济,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形成了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品就地升值、农村就地致富的良好局面。二是村企联动,发展影视服务产业。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被誉为“乡村好莱坞”,《沂蒙》《红高粱》《狗剩快跑》等400多部红色影视剧在此拍摄。在影视文化产业的带动下,常山庄村成立沂南县红嫂人家旅游专业合作社,为剧组提群众演员道具供给和外景地等服务,拓宽了群众和集体的增收渠道。
三、推动文化融合,促进红色基因传承弘扬
一是守红创新,打造红色沉浸式体验新模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融合“沉浸式+行进式+影视化”的演绎表现形式,创作推出了《跟着团长打县城》红色沉浸式体验项目。去年10月份推出后火遍全网,成为超级红色文化IP。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宣传报道,《人民日报》评论给予“跟着团长打县城,身临其境长精神”的高度评价,成为红色文化“两创”新标杆。二是传承精神,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成立新红嫂志愿服务队,开展帮孤、扶残、助寡等爱心行动,带头弘扬沂蒙精神、传承优良家风、践行和美乡村建设,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干群关系的有力抓手;成立红嫂艺术团,吸纳文艺爱好者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县政府网站:胡乡长,刚才您谈了文旅融合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我们也看到了马牧池乡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2025年的工作规划可以谈一谈吗?
胡明莹:好的。2025年,马牧池乡将认真落实县委“六个一”总体思路,围绕县委提出的“重点工作提质突破年”活动,提振信心、稳中求进、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抓牢三项举措,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全力做强红色文旅。准确把握县委提出的“在文旅康养上提质突破”要求,聚焦体系引领、基础再造、业态融合、场景创新和品牌推广,全力推动文旅融合实现新突破。聚焦文旅发展新模式,活化利用红色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计划加快推进影视基地三期项目建设,新建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研学公寓等配套设施,建成后可同步服务5000人;抓住影视发展的“新风口”,加快影视短剧产业链发展,用好短剧拍摄、游客体验等手段,开发“夜场”经济、影视经济,培育文旅新业态,实现当日游向多日游的转变。坚持“群众文化群众办、群众演给群众看”,重点提升“小戏小剧”创作;全力争创省级红色文旅示范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二是持续壮大镇域经济。深挖现有资源,盘活老粮所、宝源硅砂等闲置土地100余亩,为项目招引落地预留空间;培育矿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保障中联水泥技改项目投产达效;加快推进年产1.7万吨的翰航食品项目、誉辉食品迁建项目等一批待建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动能。三是不断做实园区经济。聚集各方面精力资源,招引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在工业经济上提质突破。围绕全县“一区六链十园”,狠抓招商引资,用好飞地经济政策,强化延链补链。发挥在外人才优势,力争引进过亿元项目2个、过3亿元园区项目1个、外贸企业2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10%以上。
二、侧重三个领域,展现乡村振兴新活力
一是“全域”提升人居环境。结合片区建设,按照“环境优美、生活宜居、治理有效”要求,持续改善全域环境。重点对高界线、313省道、红色专线等主要道路两侧环境卫生攻坚整治,对沿线26个村庄“五化”进行完善,实现村容村貌与路域环境的双向提升。二是“协同”推进片区建设。以“五项机制”为抓手,加快片区建设、深化合伙共富、做实跨村联建,在乡村振兴上提质突破。发挥示范片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提升原有片区的基础上,全力推进临临、董梁“高速枢纽”片区建设。有序推进董梁高速沿线西寺堡、横河等村39处房屋征迁,完成常山庄、窑屋沟等5个村的安置区建设和30余条三改路建设工作。三是“重点”攻坚村镇更新。强化临临高速出入口对乡驻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精致化打造乡驻地,改造提升兽医站沿街、盘活老汽车站闲置用地,对周边7个村庄进行一体规划、同步打造,进一步加快城乡融合;做好农村空闲宅基地文章,拓宽农村产业发展空间,盘活农村闲置土地100亩以上,招引三产融合项目入驻,激活乡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有效促进村民致富增收。
三、聚焦三个促进,实现和谐稳定新成效
一是强化党建促“统领”。牢固树立党建全局意识,抓牢党建责任体系,建立项目化落实党建重点的工作机制,以党建的提质增效促各项工作的整体提升;着眼农村换届,以“三青”行动为契机,筛选重点人群,打造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头雁队伍;自觉把践行沂蒙精神融入同心共建行动中,发挥好同心基金、蒲公英超市的撬动作用,开展“每村一件事”推动村级同心项目顺利实施,拓宽乡村振兴合伙人路径,推进全乡8处共富工坊建设,增加农村就业岗位。二是保障民生促“和谐”。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资源力量,着力稳就业促增收、办好一批群众有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在民生事业上提质突破。聚焦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等问题,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教学办学和养老服务水平。精准救助,实现特困供养、低保五保等群体应保尽保。完善妇幼和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做实做细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老人等特殊人群,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提升治理促“稳定”。突出基层党建、“两化一中心”、社会稳定,在社会治理上提质突破。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用好“热线·首发”等工作抓手,统筹网格长、网格员、矛调员等队伍,做好“网格化+12345+一站式矛调”的有效结合,针对摸排的矛盾纠纷台账,全面分析、重点化解。坚持底线发展思维,统筹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围绕信访稳定、森林防火等重要关口,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守好守牢“一排底线”。
县政府网站:感谢胡乡长接受我们今天的访谈,让我们对马牧池乡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马牧池乡的明天有了更多的期待。
胡明莹:谢谢主持人,也再次感谢社会各界对马牧池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