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tjz/2021-0000022 公开目录 年度总结计划
发布机构 沂南县铜井镇 发布日期 2020-12-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铜井镇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铜井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有力推进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型冠状肺炎对经济冲击的双重挑战,镇党委政府坚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复市复业、企业复工复产。今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55.3亿元,同比增长31.5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470%。1-11月实现公共预算收入4558万元,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是有序推进招商引资。今年,铜井镇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过10亿元的佳沃冷链物流项目完成土地、规划等手续办理,1号冷库、车间四层打顶,办公楼、宿舍楼已施工至正负零。投资5.2亿元的山乡颐养苑项目南区4栋养老公寓主体建设完成,着手进行消防安装、保温层建设。投资1.8亿元的两泉食品项目完成车间、办公楼、污水处理设施、冷库等主体建设,车间完成设备安装,办公楼完成装修。投资1亿元的得胜食品项目完成原料库、速冻库、恒温库、成品库等主体建设,订购部分设备。投资1亿元的东赐食品项目完成冻干车间、冷库、姜茶车间、成品库等主体建设,完成冷库、冻干车间设备安装。5月18日,帅克宠物食品公司承接临沂市工业经济新业态现场会。

二是不断提升田园综合体内涵。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充分挖掘“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资源优势,统筹推进项目建设。投资1.4亿元的白沙洲石英文化创意园项目,完成玉水山居建设、石英文化科技馆主体建设、叠水造景,生态环境已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正成为新兴的创意生态旅游文化景区。投资1亿元的桃溪山居项目,建设完成高标准民宿13套,正在进行内外装修。9月6日,市政府聘请第三方对全市28个重点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沂蒙泉乡田园综合体主题丰富、精彩纷呈,能够代表临沂特色,定位为提升引领型田园综合体。

(二)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一是着力打造过硬村级党组织。加大村干部动态调整力度,调整不胜任村干部4名,因工作不力停发工资2人次,选派村党组织书记3名。抓实专业化书记管理,制定专业化书记周例会制度,明确退出专业化队伍负面清单8项,建立专业化书记末位淘汰机制,第二批调整退出2名,新纳入4名。确定15个后进村党支部,由15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包,强化全面指导、全面对标提升。强化阵地建设,新建铜井街、新王西办公楼2座。

是扎实推进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创新项目。组织召开竹泉景区、范家庄结对帮包会议,将范家庄村闲置山地租赁给红石寨景区建设停车场,解决了景区停车位紧张问题的同时又促进了范家庄村集体增收。龙腾竹泉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完成市级“两新”组织优秀党组织书记工作室申报工作。

(三)打造水韵泉乡,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深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活动,切实提升全镇道路交通建设水平。完成23个自然村共计163000平方米的户户通工程建设,筹措资金500余万元,完成了停滞6年的景观大道(孔家湖至天城段)沥青铺设,实现了乡村旅游东西片区互联互通。成立七个一线道路建设工作组,由班子成员挂帅,分线实施,完成了金竹路、铜依路、南泉至水红峪子段等7条新修道路30.6公里,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是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成立三山沟生姜合作社,打造生产、储存、销售一条龙服务的格局。结合产业扶贫,发展高效大棚蔬菜,在新王沟西、朝阳、杜山、金桥庄等村新上日光温室三十余个。流转土地1500余亩在大张村发展猕猴桃种植,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配方施肥等先进生产技术,为猕猴桃种植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今年开展了第一届沂蒙泉乡猕猴桃采摘节。博云家庭农场、汇馨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隆威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三家成功申报2020年沂南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增加果蔬储存4500吨,可有效拉长我镇果蔬供应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全域旅游助推农旅融合发展。整合力量对旅游沿线主要道路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对沿线绿化整体提升,不断提高旅游沿途“美化、净化”。以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南泉冰枣采摘园、白雪庄园等经营主体为依托,持续发展观光采摘、创意农业等体验型生态休闲农业项目,成功举办了首届沂蒙泉乡猕猴桃采摘节。8月12日,承接打造长三角城市后花园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9月24日,国家验收组到竹泉、马泉景区进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均给予高度评价。

(四)打好“三大攻坚战”,守住发展底线

一是防范重大风险隐患。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镇不等不靠,迅速成立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本着“无死角、无漏洞”的原则,精准落实“四早”措施及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铜井中学、各小学(联小)、各幼儿园完成稳步复学。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筹措资金,共收到社会捐赠资金140余万元,拨付村级防疫资金52.8万元,购买防疫物资及各类防疫经费153余万元,努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企业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完成全覆盖。停产整改企业1家,经济处罚企业7家共6.5万元,关闭取缔小加工点3家。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和“一氧化碳”防中毒工作宣传工作,共发放宣传明白纸6万多份,排查2万多家次。在813、814强降雨中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调配应急队伍发放应急救援物资和救灾资金,抢修道路桥梁,清理河道,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发放救灾款140万元,积极开展灾后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工作。

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今年年底,全镇2462户3817人贫困人口收入稳定达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0个重点贫困村实现了整体脱贫。全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共9个,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90万元,已全部完成建设,并进行了确权移交,录入三资平台,5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了收益。扶贫产业项目收益199万元、光伏收益150万元、富民生产贷135万元全部发放到位。统筹推进,严格标准,全覆盖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等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对各级巡视巡察审计检查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全面整改到位。上报相对贫困人口182户307人,建立完善了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

三是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将打造“碧水蓝天”的生态宜居环境作为全镇工作的重点。辖区内8家矿产品加工企业累计投资1500余万元完成了环保整改目标任务;9月30日前全面完成了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辖区内4家涉VOC企业全部完成了催化燃烧治理设施改造;10月份关停了沂南县信源砖厂,有效改善了我镇矿产品加工企业防尘抑尘条件,保证了铜井镇2020年全年空气质量指标位列全县前列。投资1000万的寨子河水环境治理项目,今年完成全部主体工程的建设。

(五)推进民生保障,筑牢幸福基石

一是切实提升村民居住条件。协调中介对全镇2595户贫困户房屋进行两轮危房鉴定工作,完成鉴定出的610户危房的改造任务。完成全镇6544户户厕核查任务,建立改厕后续服务站,提供厕具维修、粪便抽取服务。完成曹家泉、黄元、珠宝、挑峪、燕子湖、大朝阳、两泉坡七个公厕建设。超额完成清洁取暖任务,安装炉具571户。

二是认真落实社会保障工作。今年完成县内新增就业人数400余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00余人,完成劳动力培训185人,新增养老保险人员数380余人。企业培训人数完成任务数的130%,位列全县第一名。全力做好低保、特困、残疾人、社会救助等工作,全镇排查、及时救助,确保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

(六)加强综治维稳,筑牢稳定防线

一是创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组织全镇68名调解员参加业务培训4次,调解成功120余起案件,努力实现“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纠纷不出村、重大矛盾纠纷不出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一村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镇21个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开展法治宣讲6场、培训法律明白人700余人、解答法律咨询126人次。以两泉坡社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载体,打造了法治文化主题场所。

二是全面覆盖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社区、景区、商业区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实现学校、卫生院、安监环保、综治等多部门网格统一整合。对全镇21个社区划分为68个基础网格,做小管理单元,每个网格实行专职网格员和警务助理的“1+N”模式,实现精准管理。在全镇21个中心村的基础上,新增扩面24个行政村,每村新增视频监控探头6路,进一步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聚焦食品工业园区建设,扩大工业规模。建立一个功能齐备、体制完善的工业园区,建立一处“食品加工小镇”,形成食品工业集群。实施品牌产品培育计划,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推广,提升食品加工类企业区域影响力。二是聚焦技改转型,促进提质增效。大力扶持规上企业实施技改创新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培植税收过千万企业。建立低效闲置土地利用名单,以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厂房为重点,着力招引一批亩产效益高、就业岗位多的企业。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沂蒙泉乡田园综合体所有现有子项目主体建设。汤泉四期项目完成项目土地流转,完成一期主体建设。佳沃冷链物流、山乡颐养苑、桃溪山居和白沙洲项目力争于明年10月1日前试运营。香山民宿项目完成土地流转、指标摘牌、规划设计,开工建设民宿主体。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系统化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鼓励各村调整种植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助推全镇现代农业多元发展;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推动马泉农业示范园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宜居建设。加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清理村庄垃圾、“五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黑臭水体污水治理,对镇驻地沿街商铺私搭乱建、店外经营等行为全面清理整顿。完善基础功能设施,提升镇驻地路网系统,加强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扩大田园综合体优势。将田园综合体作为一个整体抱团发展,着眼于建设生态、绿色、共享的田园小镇,形成果、蔬、花分布合理,产、销、加一体发展,量、质、品相符相称的全域农业新格局。让品牌响、品质优的“沂蒙泉乡”产品走出去。形成点、线、面逐步成型、逐步丰满的局面,立足实际、做好结合、因地制宜,发挥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围绕生态大道、泉乡大道等提升几处沿线景观节点、乡村记忆,推动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一是深化监管制度改革。明确村级、镇驻地、企业、河道网格和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增强各类网格发现问题上报问题的能力,发挥职能部门专业监管优势,强化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社会不稳定因素等各类社会治理监管合力。深化矛盾调解新机制,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水平,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取得实效。是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扎实推动小微权力流程再造,规范农村小微权力使用流程,健全村级监督队伍,抓实农村三务、三资公开,推行银农直联系统,探讨实行网上审批、支付,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着力营造“党风清正、干部清廉、乡风清朗”的干事创业环境。三是深化执法制度改革。提高综合行政执法业务水平,细化工作分工、规范执法流程、创新执法手段,强化综合执法、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监管工作职能,实现执法更有力、驻地管理上水平、人居环境有提升。

(四)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是强化村级服务功能。加快推进21个行政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和自然村便民服务点建设,增加村级代办服务事项,优化缩减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就近办事,达到最大限度“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的良好效果。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三是持续抓好移风易俗工作更好地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增强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行动自觉;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在农家”等活动,切实提升乡风文明。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