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mzj1/2023-0000032 公开目录 年度总结计划
发布机构 沂南县民政局 发布日期 2023-03-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沂南县民政局2022年总结及2023年计划

沂南县民政局2022年总结及2023年计划


2022年,县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履行民政工作职责,为建设更加富裕美好沂南贡献民政力量。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抓实审计署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和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促工作提升。强化“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聚焦“四项重点”,扎实开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着力构建“3+1”理论武装体系,党组带头推动“学悟见创”“讲故事、学理论”活动,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打造“‘民’心向党‘政’在行动”党建品牌,创新“11169”工作法,持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二)民政事业创新发展。开展民政工作品牌创建行动,按照一科室一品牌的要求,打造“沂蒙大妮”、“孝心养老”、“沂风沂俗”等民政特色品牌,受到上级充分肯定,其中,“沂蒙大妮”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居家照护服务项目、沂南县孝心养老农村养老模式等经验做法分别获得山东省民政厅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优秀项目、全省农村养老典型模式予以推广。我县选送的《红之魂·红嫂家乡》《古之韵·智圣故里》在全省“喜迎二十大·探寻齐鲁地名文化”宣传片征集活动中获奖。

(三)兜底保障扎实有力。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强化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构建综合救助格局,在保救助对象2.96万人,确保应保尽保。探索实施特困人员“亲情赡养”“邻里联养”“集中供养”“社会托养”“医康护养”等“五养”照料模式;实施分散特困人员居家照料服务,构建“1+15+N”服务框架,打造“沂蒙大妮”居家照料服务品牌,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国社会报》《临沂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实施“互联网+社会救助”,制发社会救助“二维码”3.5万余张,实现村居全覆盖。实施残疾人、儿童福利政策“跨省通办”“一网通办”,落实“短信提醒”、掌上办、指尖办服务。争取上级资金10.25万元用于“福彩圆梦孤儿助学”、“明天计划”孤儿健康体检项目,进一步保障孤困儿童身心健康。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开展“儿童主任赋能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法制教育、权益保障等多种关爱活动,有效提升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水平。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再次提高10%,上半年为2.56万名城乡低保对象、4008名特困人员、1096名临时救助对象、2.42万名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531名孤困儿童、1.8万余名经济困难老年人等9类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补助资金2.81亿元。

(四)养老服务扩供提效。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年专项行动,规范提升养老服务资金管理、疫情防控、安全管理、服务质量、人才队伍,督促整改问题162项。推动养老服务扩面升级,争取省市养老服务扶持资金286万余元,改造提升公办敬老院1处、新增民办养老机构2处、护理型养老床位260张。依托县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13803人次,22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交由第三方托管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试点建设集助医、助浴、助餐、助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辛集镇房庄子村幸福家园,探索农村养老模式新路径。

(五)基层治理和谐有序。印发《沂南县村民代表管理办法(试行)》,指导做好“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制度落实,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完成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报名审核。抓好11个村改社区工作,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投入54万元提升改造村级办公场所。开展“修身齐家立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助乡村振兴”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树立家庭美德建设新风尚。成立县区划地名委员会,出版发行《沂南县地名志》,《沂南县推动新时代地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经验做法被《中国社会报》和山东地名网刊发。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完成社会组织年审311家、换届32家和党建入章324家,推动9个乡镇(街道)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清理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8家,抓好社会团体分支机构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监管整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全县社会组织服务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挖掘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80余个,组织38家专业协会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

(六)社会服务创新创优。完善29万余份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补录工作,婚姻登记电子证照、跨区域办理等服务更加快捷,办理结婚、离婚、补证等4588对。积极打造“沂风沂俗”婚丧改革品牌,婚俗方面,实行“局长颁证日”“特邀颁证员”制度,结合“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问题治理,倡树婚俗新风;丧俗方面,持续推进殡葬改革,加强红白理事会骨干成员培训,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开展“活人墓”等殡葬问题专项整治,强化107处公益性公墓监督检查。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减免资金660万余元,惠及5538户。

(七)慈善事业普惠有效。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设立乡镇、社区、企业、医院慈善社工站15个,省民政厅社工站建设督导组来我县督导并给予高度评价。印发《沂南县“幸福家园”暨“村居公益人”项目实施方案》,推动“幸福家园”慈善社会服务项目试点实施。“数字慈善”项目救助479人,救助金额203.47万元。募集慈善款物合计1475万元,开展“慈善助学”、“慈善助残”、“困境儿童筑梦行动”等救助活动,发放救助款物合计1370万元,救助6万余人次。

二、2023年计划

(一)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结合民政特点和我县实际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工作和“3+1理论武装体系构建,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的思路,推动党建品牌建设,引领民政工作创先争优。

(二)不断深化品牌创建。推动“数字民政”项目建设,以大数据、云计算赋能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将民政领域兜底保障、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社会服务等职能纳入数字化监管平台。不断推进民政品牌建设,持续落实“沂蒙大妮”分散特困人员居家照护服务,将全县3398名分散特困人员纳入服务范围,让困难群众生活有尊严、人生享幸福。加强“孝心养老”“沂风沂俗”等品牌建设力度,以沂南民政品牌化发展助力更加富裕美好沂南建设。

(三)加压奋进履职尽责。不断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积极发展“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持续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不断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建设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共同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扎实开展。适时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充实基层社区治理工作力量。探索婚丧改革新思路,凝聚社会合力,深化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