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qxj1/2023-0000019 | 公开目录 | 年度总结计划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气象局 | 发布日期 | 2023-03-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沂南县气象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 |
今年以来,沂南县气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年重点工作任务以及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创建模范机关 1.强化理论学习,建设政治过硬的模范机关。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党支部主题党日“第一主题”、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第一课程”。开展“讲故事、学理论”活动,围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系列丛书,班子成员带头讲故事、谈感悟,录制“学思用‘沂’起讲”宣讲视频开展线上宣讲,干部职工通过微信群和党支部会议开展“十分钟晨读”活动,增强学习效果。理论学习中心组按照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机制开展学习研讨,撰写调研报告4篇。在全市“学党章、跟党走、喜迎二十大”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县委组织部优秀组织奖,1名党员获得答题先进个人。 2.规范党员管理,建设组织过硬的模范机关。实施党员与业务骨干双向培养机制,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基本能职责融入业务工作中去,今年发展两名业务骨干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强化党员教育和实践锻炼,实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营造领导班子打头阵、党员模范带头、群众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3.坚持融合发展,建设服务过硬的模范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将党建工作加快融入到高精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高质量现代化建设、高水平特色气象服务中。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研究制定了重大天气过程服务方案、服务流程及服务模板,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发展趋势,加强与市气象台会商和上下游台站联防,积极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开展“叫应”服务,汛期期间共发布天气预报202期、各类预警信号50期、雨情118期、重要天气预报10期、周报14期、预警短信息37600人次、气象服务专报10期,切实发挥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4.加强上下联动,建设品牌过硬的模范机关。落实全省气象部门模范机关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要求,擦亮“心系风云、奉献沂蒙”党建品牌,与省气象局观测处党支部、市气象局党支部和蒙阴县、沂水县气象局党支部联合开展“喜迎二十大 我来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到沂水县党性教育检测中心接受党性教育。与县地震台理论中心组成员联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论述精神。与中国人保沂南分公司开展合作,探索开展“气象服务+保险”模式,深化气象灾情普查成果应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动活动,有力宣传了气象部门的党建品牌、业务工作和职业形象。今年以来,县气象局获县委县政府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和市气象局综合目标管理优秀达标单位,局党支部被县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二)强化改革创新,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5月19日,全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我县在县会议中心第三会议室设立分会场,王朝峰副县长及气象、发改、财政、应急、编办等二十多个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国务院《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结合《纲要》和我县气象工作实际,制定了《沂南县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并报县委县政府,对具体工作进行了分解落实。 2.加快台站搬迁工程建设进度。沂南县气象局于2020年10月启动搬迁工作,2021年1月1日开始新旧站址数据对比观测,2021年4月开始进行业务楼及附属楼等附属配套设施建设。目前,业务楼、附属楼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道路、管网、院墙、绿化等附属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新址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工作,已向山东省气象局上报新观测场启用申请。以台站搬迁为契机,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引进新技术应用成果,通过工程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力争软硬件设施达到一流台站标准,项目整体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3.积极推进气象观测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完成了冻土观测由人工观测到智能观测的转变;4-5月完成了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信息化平台(“天元”系统)的数据库更新,将全县17个乡镇(开发区)气象站数据整合更新到“天元”系统内。6月完成了沂南气象局观测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完成了土壤水分站田间持水量的标定工作;10月份完成了“补短板”项目;积极推进灾害风险普查,完成暴雨、干旱、台风等9种灾害的致灾因子调查,完成致灾因子危险性等级评估与区划,均已上传至灾害普查系统。 (三)坚持服务为本,持续提升气象服务工作 1.基础业务工作平稳有序。顺利完成了冻土自动观测数据对比工作,完成沂南马牧池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站“补短板”项目,完成了新站址月报制作工作,完成了区域站风仪器标校工作,做好每月的观测场抽查拍照工作,协助做好每月区域站巡检工作,及时对即将到检仪器进行更换。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加强业务人员学习与培训,全面提升了人员的业务素质。 2.全力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认真做好汛期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和岗位职责,实行汛期24小时应急值班,密切监视天气形势演变,加强对突发性天气的应对和处置。2022年汛期我县出现暴雨以上天气过程7次,其中100毫米以上大暴雨天气过程2次。面对今年汛期气象服务的严峻形势,我们调整了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及人员组成,严格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合理调配防汛指挥部值班和本单位值班人员,要求全员上岗、严正以待,保持高度警惕。研究制定了重大天气过程服务方案、服务流程及服务模板,凡出现对流性强降雨或暴雨天气过程,要进行逐时雨量报告,并开展滚动定点定量预报服务,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抗洪抢险决策意见,通过微信群、服务短信、预警大喇叭、爱沂南客户端、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发布暴雨、雷电、台风等预报预警信息,县融媒体中心全程跟踪播报,由于服务主动及时、效果好,受到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3.认真做好冬春季气象服务、汛期气象服务和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及节假日期间气象服务工作。2022年沂南县遭遇了春夏连旱,且6月下旬又出现了旱涝急转,自6月20日-8月1日的四十多天,降雨量达到500毫米,期间发生暴雨天气过程7次,大暴雨天气过程2次。及时向社会发布寒潮、大风、暴雪、冰雹等预警信号。三是针对今年遭遇的严重旱情,抓住6月13日、17日和23日天气过程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增雨消雹工作。 (四)强化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一是压实防疫责任,贯彻落实第一责任人、日报告等制度,研究制订了“三分”、“三备”应急预案;二是按照指挥部要求,组织全体职工、家属院全部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率达到100%;三是组织职工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对进出家属院人员实行规范管控,保持环境卫生,做到每日对办公区和宿舍区进行消毒杀菌。 (五)落实监管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一是开展法治教育,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组织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并积极参加县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法制培训,广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二是严格按照市局及县政府要求做好安全生产的自查排查工作,重点对人影作业设备安全、弹药储存等进行了自查排查,对区域自动站风杆等进行了隐患排查和加固;三是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启动对易燃易爆等场所防雷监管工作,联合市局执法大队开展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执法检查,做到防雷监管平台信息录入全覆盖。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预警服务。把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汛期服务的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二)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继续加大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行政监管工作力度。 (三)高质量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各项工程进度,积极推进台站搬迁建设工作进度,完善搬迁手续,争取12月底前全面完工并具备搬迁条件。 (四)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两根弦。抓好单位用火用电、人影作业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内部管理安全、规范、高效。疫情防控方面严格执行市县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 沂南县气象局 2022年12月15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