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zjj/2023-0000005 公开目录 年度总结计划
发布机构 沂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日期 2023-03-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沂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沂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一、获得的市级以上荣誉和名次

1.全市城市建设现场观摩会第二名。

2.城市品质提升“夺旗打榜”连续两次夺得红旗,其中1-6月份全市第二名,7月份全市第一名。

3.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获得省住建厅及省文旅厅联合公布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称号,是全市唯一获得此称号的村庄。

4.岸堤镇大峪庄村被住建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第六批),是全市唯一入选的村庄。

二、2022年工作总结

(一)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围绕“畅通主干道、打通微循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深入推进城区路网改造提升,实施了花山路南通(樱花路至南外环)、花山路中段(祥和路至澳柯玛大道)等7条道路综合改造工程,新建改建9.4km,雨水管道10.24公里,污水管道10.14公里,初步形成了“十纵十横”城区路网格局,城区内联外通更加顺畅。实施城市更新五年行动、精致城市提级行动,进一步完善功能品质,完成31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丹山水厂等4个集中供水厂投入使用,新敷设供水主管道3.8公里、供热主管网2.7公里,新建供热二级站房29座,供热新增入网面积146万平方米,今年采暖季供热面积达410万平方米,供热用户5.2万户。

(二)全面提升城市防汛能力。

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定位,坚持源头治理,系统化推进,实施了西干渠全线清淤工程;依托城区积水智能监控系统,及时开展汛前排查工作,整治积水易涝点19个;未雨绸缪,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建立200余人的排涝抢险队伍,定期组织防汛演练,备齐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三)村镇建设工作一体化推进。

有机结合村镇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实现村镇工作一体化推进。抓好厕所改造。选取苏村镇大营村、陈家官庄,青驼镇西斗沟村、孙家庄为2022年改厕试点村,完成卫生厕所改造277户;扎实推进改厕后续管护,按照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要求,摸排户厕99231个,问题户厕1371个,对问题厕所采取“换修结合”方式及时管护,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抓牢房屋安全。做好农村住房动态巡查,及时对农村住房进行摸排,按照“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方式,今年来,完成危房改造143户,累计发放危房改造专项资金330万元。抓实村落保护。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多渠道筹措保护发展资金,建立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协同保护发展机制,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目前我县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2处(马牧池乡常山庄村、铜井镇竹泉峪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省级传统村落5处(铜井镇张家坪村、依汶镇孙隆村、青驼镇大冯楼子村、张庄镇大岱村、辛集镇苗家曲村),岸堤镇大峪庄村已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公示名单,完成挂牌和测绘建档历史建筑12处。

(四)建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建筑市场。今年上半年,全县建筑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2家,累计完成产值24.7亿元,同比上升13.28%。办理勘察野外监督记录51份、特殊建设工程消防验收13份、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35份,深入施工现场开展消防技术服务50余次,整改问题400余处。

二是持续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完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78.19万平方米、节能建筑94.25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23.2万平方米,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与示范项目打造工作,山东地球村集成房有限公司、山东金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积极争创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山东莱士敦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争创省级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

三是持续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市场整治,查处违法违规案件4个,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4份,移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罚款10万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16次,检查建设项目、企业154个,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我县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抓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全面推广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全县录入平台项目105个,总实名制人数15528人,通过银行代发金额3.54亿元,实发57423人次,严格履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今年上半年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52378.77万元,受理各类投诉案件276起,涉及金额2354万元,涉及人数1153人。

(五)守好守牢安全生产底线。

采取“日常监督+重点检查”相结合方式,构建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全链条监管体系。一方面抓好城市运行安全。聚焦供水水质安全问题,高标准建设C级标杆化验室,增加供水设备维护次数,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开展城镇燃气安全百日行动,排查整治违规占压燃气管道问题3处,对全县燃气企业开展拉网式隐患检查,查出隐患问题162处,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53份,更换金属波纹管20292户、安装改造燃气泄漏自动切断阀18840户;累计排查餐饮经营用户702家,整改问题隐患182处,现场张贴发放安全用气明白纸2000余份,签订《安全用气承诺书》427份,确保餐饮行业燃气安全。另一方面,抓好房屋市政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国务院“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八抓二十项”创新举措工作要求,组织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各类活动10余场、培训500余人次;不间断开展房屋市政安全生产检查300余次,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安全暂停施工通知单》200余份,约谈建筑施工企业12家,移交处罚7宗,累计处罚金额20.5万元,对发现的隐患全部落实跟踪复查、闭环整改,确保房建市政施工领域安全生产稳中向好。同时,开展全县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共排查经营性自建房2.1万栋,其他自建房93.3万栋,其中初判存在安全隐患经营性自建房557栋、鉴定2880户,C级13栋,D级1栋,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县住建局将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更新和内涵式发展,按照“1+3+5”工作推进措施,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一)树牢一个理念,增强民生福祉

县住建局将树牢“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理念,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围绕“畅通主干道、打通微循环”的工作思路,践行“严真细实快”作风,以“先急后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工作要求,坚持发展导向,打通断头路,持续优化路网结构;坚持实用导向,道路跟着项目走,道路跟着片区开发走;坚持问题导向,与群众诉求和明年城建观摩会路线相结合,对城区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二)抓牢三条主线,办好民生实事

1.做优城市建设。系统谋划城市发展格局,着力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城区道路提质。计划投资2.6亿元,实施新振兴西路、迎春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改扩建道路17.7公里,完善“十纵十横”格局。老旧小区改造提效。计划投资1亿元,实施供电公司家属院、中医院家属院等30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17.43万平米,改造居民2081户。房屋征收提速。全力推进白果树、老党校、大丰商城、教体局、粮食储备中心、水利局、丹阳路两侧(苎麻厂、羽绒厂)、康达鞋厂家属院、老砖厂等片区的房屋征收工作。人防工作提档。持续深入推进人民防空工作向深发展,深化“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能力建设。

2.做实公用设施。把“水气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持续推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供水方面:推进迎春路供水主管道建设,敷设迎春路(西外环—沂河)供水主管道7公里,计划投资约980万元。

供热方面:

1.持续推进城区供热能力提升,计划投资5400余万元,敷设供热主支管网3.6公里,实施供热首站改造提升工程,预计2023年实现新增供热入网面积80万平方米,整体入网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

2.实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资2.9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含1×130t/h+1×75t/h高温高压生物质锅炉,配套1×C15+1×B15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建成后可新增供热能力200万平方米,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

供气方面:持续推动城区燃气管网建设,计划投资2000万元,敷设燃气次高压管道10公里、中压管道38公里,推动燃气管网向乡镇不断延伸。

3.做好村镇建设。有机结合村镇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实现村镇工作一体化推进。抓实厕所改造。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建设,摸排问题户厕,巩固2022年农村改厕摸排整改“回头看”成果,打赢“厕所革命”攻坚战。抓紧清洁取暖。以“123”清洁取暖工作机制为抓手,坚持“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生物质则生物质”原则,以群众满意、环境提升为标准,持续抓好项目建设、能源保障、运行管护三大重点工作,2023年计划实施清洁取暖改造8000户。抓牢住房安全。做好农村住房动态巡查,加大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按照“村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方式,持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2023年计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3户。

(三)推进五项工作,夯实城建内涵

1.全面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维护。以“双城同创”为契机,由城市建设“面子”向背街小巷“里子”延伸,聚焦问题导向,补齐城建设施短板,以“12345·沂南首发”、群众投诉、数字化城管平台为抓手,实施祥和路、金波路提升改造,提升城市防汛能力,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扎实推进城区污水治理工程。按照十四五期间“两清零一提标”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城区污水治理,系统实施城区污水治理工程,完成城区8.051公里雨污合流市政道路改造和30个小区、单位雨污分流改造;实施西南污水泵站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敷设压力管道2600米,自流管道400米,解决新建方舱医院的污水处理问题;实施第三污水处理厂续建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万吨/日,满足食品产业园工业污水及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在完成开发区1万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明年适时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将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从原有的2万吨/日提升至4万吨/日,并对开发区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提升。

3.全力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一方面,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业务指导,争取要素和政策支持,做大做强我县建筑业企业,引导鼓励建筑业企业提标升级,推动志华由一级资质升级特级资质,广源、冠超等企业由二级资质升级一级资质。另一方面,着力于整顿市场行为,强化建筑业、房地产市场监督管理,做好事中事后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现象;做好房地产市场监测,加强动态统计分析监控,防范房地产开发项目重大风险;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加强工程领域欠薪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厉查处欠薪行为。

4.守好守牢行业安全生产底线。树牢“抓安全就是抓发展、抓安全就是惠民生、抓安全就是保大局”的思想认识,将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日常监督+重点检查”相结合方式,构建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全链条监管体系,加大建筑工地、燃气等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引导督促企业创建优良项目,加大智能监管力度,全面落实“智慧工地”,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和效能。

5.立足职能打牢城乡融合支撑。按照“3510”重点工作推进机制要求,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深入推进卧龙源示范区道路、水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研究论证各方案可行性,系统制定实施方案,加快片区建设。同时,结合城市更新,持续增强城市综合载体和服务能力,打造精致化、生态化、智慧化城市,建设更加富裕美好沂南。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