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tjj1/2023-0000013 公开目录 年度总结计划
发布机构 沂南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3-03-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沂南县统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打算

沂南县统计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总体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职工队伍能力提升,狠抓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认真履行统计职责,以精准统计数据体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统计干部队伍素质

(一)开展“学悟见创”活动,构建“3+1”理论武装体系。建立健全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机制,扎实深入开展“学悟见创”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凝神聚力,全力做好统计本职工作,确保了省、市、县决策部署在全县统计系统落实落地。9月份,全市统计系统“学悟见创”现场交流会在沂南召开。

(二)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一支敢于担当的统计队伍。开设“沂南统计大讲堂”,全员参加统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多种形式的统计业务培训;开展“我为统计工作献一策”、统计工作“金点子”征集等,引领全体干部职工将统计工作当作事业来抓,锻造了一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开拓奋进的统计干部队伍。

(三)深化志愿服务,打造“服务型”统计品牌。组建“数小美”志愿服务队和“统小二”发展服务队,局党组成员带头到乡镇、社区、企业开展精准调研服务,深入项目和疫情防控一线,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体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到高速公路出入口、社区核酸检测点、家属院门口、“双报到”小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整体上下功夫,从细节处抓落实,积极参与党建品牌建设,实现了党建与统计业务融合发展,局党支部被沂南县委组织部评为“五星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创新“党建+”模式 助推模范机关建设》经验做法被省统计局在全省推广。

二、坚持机关建设纵深推进,助力统计更好发展

一是积极开展“学习型机关、研究型干部”建设,营造崇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的浓厚氛围,提升党员干部解决问题推动落实的能力;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有关要求,围绕建设“高效沂南”品牌目标,压紧压实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降低机关运行成本,推行绿色办公。我局荣获“节约型机关”荣誉称号。四是为贯彻县委、县政府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部署,我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网格进行问题摸排,落实整改情况,并向沿街商铺讲解政策要求,提高“双城同创”的知晓率、参与度,为创建工作营造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推进“双城同创”有效开展。

2022年,我局先后获得“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乡村振兴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0月18日,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辛树人来沂南调研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和经济运行情况,对我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和经济运行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三、坚持质量为本,多措并举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实施数据质量优先战略,采取多种措施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实现经济数据应统尽统,全县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前列。

(一)抓实GDP核算工作。会同职能部门,从“完善核算工作制度、狠抓企业入库纳统、严格把控数据质量、做实核算指标分析预测”等四个方面入手,加强对GDP核算指标的分析、监测、预警,实现了核算指标从“事后分析”向“事前预测预警与事后分析并重”的转变,全力协调解决核算指标运行和提报中遇到的问题。全年GDP增长4.4%,总量达到290亿元。

(二)工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骨干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新增企业拉动作用强,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鸭业屠宰及加工行业保持稳定发展。2022年,全县253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4.3亿元,同比增长13.86%;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4.76亿元,同比增长14.36%;实现利润7.61亿元,同比增长22.40%。《创新“二三三”工作机制 确保规上工业主要指标数据应统尽统》等经验做法被省统计局在全省推广。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增幅列全市第一位。从投资方向看,建安投资同比增长33.2%,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1.9%,制造业技改同比增长21.2%。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1.6%,列12县区第2位。《下好“三步棋” 夯实“质量关” 沂南县全面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水平》经验做法被省统计局在全省推广。

(四)规上服务业平稳运行,消费领域持续向好,能源消费下降达到预期目标。2022年,全县37家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3.6%。全县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销售额(营业额)77.4亿元,同比增长10.8%。

(五)第五次经济普查开始试点。出台工作方案,成立办事机构,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的相关准备工作。制定《加油站行业普查试点实施方案》,开展加油站普查试点,对全县加油站行业86家法人单位、16家产业活动单位开展普查,摸清了全县加油站行业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逐一解决,为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积累了经验。

三、工作措施

(一)夯实统计基础,深化统计服务职能。全面建设统计网格化管理措施,完善部门、乡镇、行政村、企业四级统计网络管理体系,构建了由116名部门统计员、122名县乡统计工作人员、573名村级协管员、460余名企业统计员为主体的统计管理网络,实现基层统计网络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目前,全县已建成8处标准化基层统计站、30个标准化村级统计办公室、20个企业统计示范点,为做好统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数据会商机制,加强经济指标分析研判。发挥统计工作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的作用,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调度,加强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强化经济数据监测预警,切实发挥了统计数据的“晴雨表”“预警器”作用。统计工作联席会议累计就工业、贸易、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开展会商20余次,解决数据统计中的短板9个,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工作建议12条。

(三)履行统计职责,精准服务产业发展。围绕县委“工业突破、县域崛起”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345”工业强县计划,建立重点工作专班推进机制,全面参与全县各产业链专班工作,精准服务全县五大优势产业链,聚力打牢县域崛起工业支撑。一是推进统计监测“关口”前移,变事后统计为事前监测与事后统计并重,全力服务全县“1050”龙头骨干企业培植计划,将顺发食品、鑫盛源食品、超和食品、太合食品等“链主企业”或龙头骨干企业纳入重点监测,精心指导,精准扶持,建立指标数据月度分析、研判制度,形成对重点企业、重点指标的监测体系,主动服务全县肉禽产品精深加工、宠物食品、乳制品等产业链。二是创新服务举措,精准服务产业发展。开展工业、投资“双百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宣传统计业务知识,讲解统计法律政策要求,了解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帮助企业解疑答惑,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四)健全纳统机制,推进高质量纳统。落实“政府统一领导、村居全面摸排、职能部门培育、统计部门纳统”工作机制,会同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对达到“准四上”企业、“专精特新”“瞪羚”“独角兽”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分支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个体户等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全覆盖监测,达到条件及时纳统。

(五)强化比对验证,实现工业数据应统尽统。充分利用工业产值、营业、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在行业间、部门间的关联性,强化对统计数据的比对验证,最大限度防止相关数据特别是未开票收入漏统。一是用好行业数据比对验证。建立同行业同规模经济指标数据区间,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账目进行梳理,针对企业产值、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定期对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重点企业上报的经济数据进行比对验证,防止出现数据漏统。二是做好部门数据匹配验证。配合电力、畜牧等职能部门,加强部门数据对企业产值的匹配验证,发现漏报及时责令企业修正。通过比对部分生猪屠宰企业的畜禽检疫数据,挖掘企业无故漏报产值6200余万元。三是完善能耗数据测算比对验证。将日常调研和数据分析中逐步得出的电力消耗与石英砂产量之间的能耗测算数据,作为验证石英砂企业上报产值准确性的依据之一,定期对全县石英砂加工企业上报产值进行验证,挖掘石英砂加工行业漏报产值600万元。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工作推进不平衡,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等各个专业间的成绩有偏差,有的指标数据总量不高,有的指标增长乏力。

二是对经济数据的分析研判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推进工作更高质量开展的措施还不够细化和具体。

三是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乡镇统计机构人员不够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部分企业财务和统计工作由社会中介机构负责,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做好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四是全社会重视、参与统计工作的氛围不够浓厚。部分企业对入库纳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怕多交税、嫌麻烦的思想;部门参与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不强。

五、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县统计局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关心、指导下,坚持勇于担当、服务为先、创新引领的理念,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一如既往加强统计业务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二是抓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统计根基。坚持“抓数据质量必须抓基层基础”理念,围绕加强基层统计力量、提升统计人员素质、推进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等重点内容,深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制约基层统计工作的突出问题,推动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是抓科学纳统,确保入库项目质量。进一步健全网格化纳统工作机制,用好“网格监管、发现甄别、归类推送、培育扶持、问题整改、升规纳统”六步纳统工作法,实施纳统流程再造,梳理简化纳统流程,推进科学纳统。对新立项、新开工的项目,特别是重大基建项目,及时与相关指挥部沟通,确保投资项目第一时间入库纳统。优化“种子”、“准四上”企业培育制度,深化与行政审批、发改、工信等部门的常态化会商机制,筛选、监测、发掘种子”、“准四上”企业,力争达标既新增入库,全年新增“四上”企业60家以上,厚植统计调查的数据基础。

四是抓数据分析,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完善数据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特别是针对工业增加值、商品房销售面积、部分行业工资总额等短板弱项指标,建立问题销号机制,跟上抓好责任落实,推进全县经济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是高质量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全面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居民朋友积极配合,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排查可能存在的网络舆情风险,做好“两员”选配,加强业务培训,稳妥高效推动“五经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入挖掘经济指标数据,全面准确反映全县经济发展水平。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