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mmcx/2020-0000181 公开目录 年度总结计划
发布机构 沂南县马牧池乡 发布日期 2020-12-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马牧池乡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目标任务。

2020年1-10月份,全乡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13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1-10月份累计完成产值6.18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1-10月份营业收入4762万元,同比增长54.32%。

(二)亮点成效。

一年来,国家卫生乡镇、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和牛王庙省级美丽村居“三个创建”正稳步推进;并率先在全县完成“户户通”工程全覆盖,在今年的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中成绩突出,形成“马牧池现象”;如期完成各重点项目和百日会战节点目标,全乡经济社会稳步向好发展。

1、始终把片区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发挥产业带动作用,乡村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根据市委“一年大变样,两年成样板”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精心谋划、精准发力,23个重点项目带动今年工作全面开展形成《2020年片区提升工作23项重点项目推进实施方案》,确定省出版集团投资新建红色研旅行营地、山东国厦45万立方装配建材项目、牛王庙省级美丽村居建设等23项重点项目。集中突破、环线发展,按时完成重点项目节点任务投资4100万元的“沂蒙四季”情景体验文化项目、投资5.16亿元的山东国厦装配建材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临沂城发集团景观苗木基地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王家河西岸道路建设项目、投资760万元的牛王庙省级美丽村居建设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沂蒙红色研学旅行营地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投资总额达到6.74亿元。

2、把打擂攻坚作为工作抓手,你追我赶、夺旗争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在全县前列。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一是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以“双美创建”、“细胞工程”等重点活动为抓手,充分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组织党员干部带头争创示范户,创新评比、表彰、奖励办法,示范户可凭创建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市委组织部、市妇联先后在我乡召开了现场会议。二是推动村庄四化。擂台赛中,在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上,聚焦私搭乱建、广告乱涂乱画、电线私拉乱扯等问题,把环境整治纳入主题党日、党员评议,采取“拆、改、清”等措施,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全乡村容村貌大幅提升。三是推进生态整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尤其是在8.13特大暴雨灾情过后,全乡各处河堤、塘坝受损严重。先后对王家河进行了两岸护坡整理、河道疏浚治理,对野竹旺河、双泉河进行拦河筑坝、加固护坡、清淤清障、垃圾清理,确保泄洪畅通。同时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绿化活动,提高绿化覆盖率,确保汶河水源地安全。

3、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精准帮扶,兜底保障,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根据“基础完善,产业带动,精准帮扶,光伏兜底”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全力抓好贫困户人口收入增加,一方面全面完善制度保障机制。一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分类管理、回头看工作。根据县扶贫办要求对国扶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分类管理,同时,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工作,对温饱无忧、重点关注两类贫困户重点精准识别,全乡共保留贫困户1908户3022人。全部由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精准帮扶,提升了帮扶效果。二是产业扶贫高标准推进。2016年-2020年利用各级扶贫专项资金2574.6万元,建设扶贫项目30个,项目收益带动全乡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在全县扶贫项目观摩会中连续2次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三是完善扶贫收益分配机制。精准聚焦未脱贫人口、收入不达标贫困人口和收入较低人口,摸清收入台账,充分利用光伏分红、项目分红等资金,对全乡贫困户进行差异化补助,保障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4、以解决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把保障民生作为乡村振兴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一是大力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4900万元,新建张家峪子至新立村、新立村至常石路、新立至高界路、拔麻至野竹旺道路,新建汶河大桥1座、中小桥涵4座。二是精神文明实践持续推进。投资200万元,改建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9处村级实践站,完成了县图书馆马牧池分馆改造提升,提高了综合文化服务水平。成立马牧池乡红嫂艺术团,定期在村内演出,群众精神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三)差距不足。

1、产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大项目、好项目仍然较少;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政治意识有待加强。2、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不强。3、乡村治理制度体系还不完善,管理精细化、智慧化程度不高,应急管理体系还有短板。4、发展环境还不够优,重点改革任务仍然繁重,教育、医疗、养老等与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片区提升,在乡村振兴上当示范。一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红色为灵魂,以文化为内核,以生态为优势,通过“红绿结合、文旅互兴”的联合发展思路,拓展历史纪念、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生态休闲、乡村农创等多种功能业态,提升红嫂文化地位和影响力,将片区打造成全县对外推广的核心旅游目的地品牌。全面启动红嫂家乡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配合提升红嫂纪念馆、新立村3A级景区,新建红色研学游营地项目,丰富旅游业态、增加接待能力,打造红色旅游文化体验中心;在张家峪子、常山庄、拔麻、双泉、野竹旺等村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盘活村内闲置院落,建设成承载沂蒙记忆、沂蒙乡愁的精品民俗,形成多点开花、全域旅游的局面。二是创建齐鲁样板示范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聚焦“五大振兴”和市委“六个好”要求,围绕可持续、建机制、长期抓,持续加强农村党组织基础,擦亮片区红色底色;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通过打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产业基础,抓两头带中间,统筹推进“五大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确保年底验收顺利通过。三是加快落地产业项目。加快红色研学营地、沂蒙四季、油用牡丹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智圣生态园、北大山小甜薯、双泉四季采摘园、盛世庄园、辛庄草莓基地等项目提升工程,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步伐,打造农业品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持续发展社会事业,在民生福祉提升上下功夫。以片区提升为着力点,本着“易好先好”原则,改善片区人居环境和社会治理,以片带面铺开全乡社会民生事业协调发展。一是以创建全国卫生乡镇为载体,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县第一批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三个单位之一,我们要对照标准找找差距,有针对性地弥补短板,确保资料报送经得起“细审”、环境卫生经得起“细查”、公共秩序经得起“细评”、基础设施经得起“细看”,要以善作善成的勇气,高标准推进全国卫生乡镇创建工作,确保一举成功。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三大攻坚,启动乡驻地整体提升工程,对313省道、红色专线等重点道路沿线、乡驻地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环境整治、违建清理,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和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的共进双赢。二是加快推进减灾救灾工作。8.13暴雨灾情过后,全乡基础设施及群众房屋、基本农田等受灾严重。要加快对道路、桥梁、塘坝、等基础设施恢复,持续开展好受灾群众救助、走访慰问和倒塌受损房屋修复等工作,保证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三)、持续抓好深化改革创新,在社会治理水平上谋突破。一是深化监管制度改革。明确村级、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增强各类网格发现问题上报问题的能力,发挥职能部门专业监管优势,强化自然资源、环保、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各类社会治理监管合力。深化矛盾调解新机制,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水平,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深化执法制度改革。提高综合行政执法业务水平,细化工作分工、规范执法流程、创新执法手段,强化综合执法、冷链食品检测、环境卫生监管等工作职能,实现执法更有力。三是深化便民服务改革。推动乡级便民服务中心人员、窗口、流程优化,完善功能设施配备,强化审批、审核和服务功能,理顺窗口与后台、乡级服务中心与村级服务站、工作区与服务站关系,实现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确保真正发挥村级便民服务功能。四是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扎实推动小微权力流程再造,规范农村小微权力使用流程,健全村级监督队伍,抓实农村三务三资公开,推行银农直联系统,探讨实行网上审批、支付,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着力营造“党风清正、干部清廉、乡风清朗”的干事创业环境。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