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jtj/2022-0000054 公开目录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2-02-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计划要点】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2022年初中教研工作计划要点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示精神,以《关于实施“临沂市普通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意见》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研究,加强专业指导和提升服务质量为立足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持续推动全县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优质均衡发展。

二、加强科学管理,促进质量提升

1.细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抓实备课管理。重视备课的实效性研究,引导教师在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上下功夫;加强团队集体备课,深入推进全县精品课集备活动。二是加强课堂监控力度。通过专项调研和日常视导听课为主要方式的巡课制度的落实,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强化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完善学生作业调控机制,统筹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设计研究,科学、合理设计作业,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创新作业方式,丰富作业类型,减轻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批阅和反馈质量,落实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制度;开展优质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

2.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一是提高命题质量。加强命题研究,提升命题水平,确保质量监测和模拟试题的规范性、专业性。利用“网上调查问卷”调研命题质量,及时了解试题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命题提供依据;组织命题培训和命题大赛,促进教师研究试题、命制试题。让高质量的命题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质量监测的组织管理,加强考试过程和网上阅卷的组织与监控。三是继续加强对学校成绩、学科成绩以及班级成绩的跟踪比较分析和信息反馈,为教学提供科学的反馈和指导,促进补教补学的落实。

3.深化评估激励机制。

一是完善教学评估方案。探索学业成绩增值性评价,改进评估标准及评估结果的使用办法,督促学校调整工作思路、统筹各项工作安排,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二是实施以“特色教研展评”为主的教学评估策略,丰富展评内容、扩大展评范围。引导学校改革创新,促进校际间交流学习。三是发挥学科评估作用,在日常听课视导活动中,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对学校学科教学的过程评价。

三、强化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1.加快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

强化学校课程规划意识,构建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方案。二是引导学校立足实际,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探索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三是指导教师立足学校整体设计、学科教学需要和专业优势,以学科拓展为重点,积极承担课程开发、整合与实施任务。

2.促进课程全面深入实施

一是规范课程开设,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二是加强体育美育课程实施,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音体美教学的研究与指导,加强音体美教师的管理与培训,扎实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强化教学监控,实施阶段性考察检测,纳入学生发展档案。三是推进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设立劳动周,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培养劳动的精神。四是加强实验教学。保证理化生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达到100%。五是加强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估力度,促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段衔接”“选课走班”“社团课程”等校本化课程实施。

四、聚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益

1.着力强化“生本·思维”课堂改革导向

一是加强“生本·思维”课堂教学研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深化学生思维为根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课堂持续转型升级。二是持续推进“‘126’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实施,紧紧围绕“互助”“互动”两个关键点,完善“兵教兵”“兵强兵”学习机制,在多维而充分的互动交流中,增进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促进思维品质提升,凸显“生本·思维”课堂的价值。

2.深入探索“生本·思维”课堂教学策略

一是依托实验点学校、学科教研基地、名师工作室以及学科研究共同体和课改实验核心团队建设,落实开放的教研理念,鼓励和引导开展基于不同主体、不同学科的“课堂实施策略”探索实践,探索多元化“生本·思维”课堂策略。借助全县“课堂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一师一优课”及“精品课集备”等活动,调动全县初中教师全员参与研究课、交流课的热情,促进学校加强校本教研,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提高教师“生本·思维”课堂教学水平。

3.扎实推进“生本·思维”课堂实施

一是坚持在过程性视导、教学评估和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中,明确标准和要求,以评价为导向,用评价改革引导和促进教学过程变革,促进“生本·思维”课堂理念的落实。坚持通过研讨会、送课助教等活动,举行研究课、示范课、展示课,以成果展示和经验推广的方式,加强“生本·思维”课堂的培训。

五、完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深化学术化研讨

以学科为主体,依托各级各类线上、线下业务培训活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会”与“复习教学研讨会”,探索“生本·思维”课堂的不同课型,及时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二是通过各类教学、教研成果评选等活动,促进教师注重研究、加强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2.促进校际间交流

一是通过“送教助教”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以及相对薄弱学科的改善提升。二是开展联合教研。两所或两所以上学校结成联盟,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联合教研活动,通过自我反思-校内讨论-校际互助,实现思维碰撞,促进教师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智慧。

3.引领自主化研修

一是学校要着眼于教师的发展,营造成长的环境,激发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探索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路径,引导教师主动通过专业阅读、反思,提升教学水平。二是以教师“共读一本书”为抓手,通过网络交流和读书展示会等活动,引领教师读书、学习、研究、思考,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4.推动共同体成长

通过集中培训、专题会议、主题调研等活动,提升学科核心团队成员的专业引领水平。借助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基地建设,加强学科成长共同体的学习与研究,提升学科团队教学水平。建立专业发展梯队和名师后备人才资源库,构建有序的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组织教研员与中心组成员开展拜师结对活动,每1-2年要带领一名徒弟,做好“传”“帮”“带”活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团队教学水平。

六、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导向

一是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积极探索实践五育融合的育人机制,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优化德育课程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教研活动,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三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重视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辅导。

2.持续推进书香工程建设

一是构建多元化的读书网络。通过制定校园阅读活动方案,完善“班级读书角”“学校读书角”等书库建设,扩大学生阅读量,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二是将大阅读活动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以“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建设为抓手,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三是搭建阅读交流活动平台。通过“读书节”“书香假期”等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动,创新阅读方式,共享读书乐趣。

3.着力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一是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养成主动参与、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听讲、思考、复习等习惯。全面提高学生文明礼貌、勤奋守信、勇于担当等公民素养。二是抓好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与写实记录,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三是坚持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实现学生的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落实培优帮困制度,建立学生帮扶制度,积极推行全体教师“承包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跟进扶助。

七、优化教研方式,提高教学研究效能

1.着力开展深度教研

一是教研员确立年度重点研究项目,组织学科核心教研团队,以学科为主体,深入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形成研究成果报告制度。二是推进“订单式”教研服务,根据学校需求,做好活动策划,按需施研,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学科教研主体地位,实行学段统一听课视导与学科团队听课视导相结合,学科自主与学科联合相结合,年末对学校课堂教学作出全面评价。

2.持续深化校本教研

一是学校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整体规划设计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常态化、制度化、自觉化、有效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促使人人参与,使校本教研落到实处。二是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年级组的作用,立足学校实际需要,精准设定校本教研主题,通过深研细究取得教研实效。三是借力“支教岛”精准扶持项目,做好教干教师的跟岗研修工作,及时跟进校本教研活动,加快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

3.不断强化专题教研

一是研究制定“学科复习教学指导意见”,着眼整个学期和全部考试内容的复习教学,提出明确时间节点、阶段任务和具体的目标要求。二是深入学习和研究临沂市“初中学业考试实施方案”“学科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的试题,结合各地中考试题和命题改革导向,组织好模拟考试,及时做好成绩分析,为改进教学和管理提供依据。三是重视做好先进经验的引进、宣传和推介。通过聘请专家,外出学习,组织开展学科复习教学研讨和复习管理研讨交流活动,丰富复习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与智慧。四是提升复习教学水平。在研讨会及日常视导听课活动中,加强对复习课的指导,提升复习课的效益。

八、培育办学特色,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1.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

一是借力各级校长培训活动,学习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助力校长引领课程、提升课堂,不断提升校长的专业领导力和执行力。二是开展校长教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分享校长的智慧和管理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品位。三是加强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发挥校际教研联盟的作用,在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互相帮扶、协同发展。推进“校长进课堂”活动,激励校长一心一意抓教学、提质量。

2.加强教导主任业务培训

一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升专业指导水平。二是借力网上教研平台,坚持日常自主研修与集中研讨相结合。三是通过开展“教导主任论坛”和“特色教研活动展评”,引导教导主任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研组织能力和业务指导水平。

3.推进实验项目实施

一是加强实验项目的研究,学校根据项目年度发展规划,推进项目实施。二是召开项目实验工作推进会,开展项目学校的经验分享、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项目实施与教学常规优化有机结合,让项目实验工作更好地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九、注重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1.坚持跟进式教研。

一是持续实施教研员“3+2”教研工作机制,每周至少3天深入学校,学期初下发听课视导安排,确定每周固定三天的教研活动,确保教研活动的开展。二是注重研究学习,提高教研水平。借鉴先进经验,加强教研活动的整体设计,重视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跟进,提高教研活动实效。三是搭建深度交流平台,根据教研主题和教师情况,对同一教师或学校的课堂持续跟进听课、评课、反馈,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2.坚持沉浸式教研。

一是关注薄弱学校,每位教研员每年固定联系1-2所乡村学校,实行蹲点跟进式服务,根据学校的需求,实施个性化服务。二是教研员对联系点学校落实“结对一名教师、带动一个团队、帮扶一所学校”的三个一工程,并结合学校、学科和自身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相关教研活动,积极上研究课、示范课,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支持和助推学校发展。

3.坚持系统化教研。

一是构建县级教研、片区教研、校本教研的三级联动教研模式,中心组成员分片负责学科的片区教研,教研组长负责本校的校本教研。二是依托学科研究共同体,解决教师个人实践和反思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困惑。逐步建立“合作共享”的教学研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片区学科教师、学科核心团队成员的同伴互助作用。

附件:

2022年初中教研活动安排表

月份

工作安排

月份

工作安排

1月

1.总结2021年工作,制定2022年工作计划

2.组织期末考试及阅卷工作

7月

1.组织八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期末考试及阅卷工作

2.分析学业考试成绩及期末监测成绩

3.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外出学习

4.组织召开成绩分析会

2月

1.筹备、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2.制定学科复习教学指导意见,筹备复习教学研讨会

3. 组织召开学科教研组长会议

8月

1.组织“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

2.筹备、召开教学工作表彰会

3.制定印发2022-2023学年度各科教学进度表

4.召开暑期读书交流会

3月

1.组织中考复习研究材料评选、命题大赛

2.组织召开学科复习教学研讨会

3.组织音、体、美素质抽测

4.深度调研——教研基地活动

9月

1.组织优质课评选

2.课改实验项目学校工作交流会

3.组织部分学科精品课集备活动

4月

1.复习教学随机视导

2.组织七、八年级质量监测和九年级一轮模拟考试及阅卷工作

3.组织读书月活动

4.组织参加市复习研讨会

5.组织部分学科精品课集备活动

10月

1.组织教干、教师外出学习

2.组织“课堂教学大比武”

3.组织校长教改论坛

4.深度调研——教研基地学校活动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