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tj/2023-0000391 | 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3-02-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政策文件】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在全县各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方案 |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沂南县委办公室《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创建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发挥沂南红色优势资源,整合各部门优势资源,在全县各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一、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条主线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基固本,夯实思想基础,明德启智,厚植家国情怀,同心共筑,增进民族团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引导各民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 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并向红色沂蒙教育延伸,以红色铸魂打造示范工程。 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各学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工作来抓,将有关要求具体到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校本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方法上,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将思政课作为主阵地,结合各学科教材内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充分结合学校特点,研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进一步加深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筑牢思想之基 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人人参与的体验,切实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组织学生到沂蒙影视基地观看民族团结教育的沉浸式演出剧目,同时协同文化馆编排符合学校地方特点的沉浸式演出。走进竹泉村、红石寨非遗文化“左氏面塑”,让非遗文化进校园,体验捏各民族服饰作品制作。在全县青少年中挖掘少数民族中的“好青年”典型代表,当好学生身边榜样。借助党史研究中心科研优势,加强中华民族起始源发展史、沂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做好传统文化史、党史、国史与学校教育结合文章。推动党史研究中心“五朵金花”宣讲团进校园。开展村校共建,定期带领少先队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民族村、听民族故事、关心孤困人员、体验民族文化。利用夏令营等研学实践活动,到少数民族地区体验风土人情,和新疆、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手拉手”开展书信联谊活动。在推优入团等方面,挖掘少数民族优秀学生代表,争当“红领巾”宣讲员等。组织学生走进孙祖镇“跟着共产党走”展馆和马牧池红色展馆,让学生了解沂南红色故事。 四、积极营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浓厚宣传氛围 在校园内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班级风采展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廊。利用校门口电子屏、宣传橱窗及微信公众号等大力营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浓厚宣传氛围,教育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