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nyj/2022-0000105 公开目录 经济建设
发布机构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2-06-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01023号提案“沂南县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土壤现状分析”的答复

尊敬的于凤宝委员:

您提出的《沂南县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土壤现状分析》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自改革开放至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产量连年增产,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这其中化肥做出巨大的贡献,从进口国外化肥到国产化肥大量普及,从单质肥料到复合肥,从常规肥料到各种新型肥料的施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以及施肥过大、原有施肥习惯根深蒂固很难短期内得到改善。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低,农民对有机肥认识不足,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对施用有机肥积极性不高,施肥方式不恰当等等原因造成土壤的板结、盐渍化、酸化等问题。

针对农业现状及您提出的问题,我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良土壤,起到了一定作用。2007-2015年,沂南县开展了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对全县土壤养分状况作了全面系统了解,通过对大田作物及蔬菜、果树等作物配方肥施用,我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提升,2017年—2021年,我县开展了耕地地力保护提升工作、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水肥一体化工作,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鼓励农民使用粪肥,为我县“四增四减”作了大量工作。

一、工作成效:

1、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全面开展,数据完整。我县已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土壤养分体系,配方肥推广及使用较好。

2、水肥一体化开展良好。水肥2017年以前,我县水肥一体化面积22683万亩,2017年—2020年,水肥一体化新增面积79121.47亩,2021年新增面积36887.12亩。2022年第一季度新增4732.31亩,目前我县水肥一体化面积达143423.9亩。

3、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顺利开展。2021年我县被国家列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根据《沂南县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快速发展。通过财政补助奖励支持,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通过建机制、创模式、拓市场、畅循环、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建立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化肥用量。

4、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通过推广配方施肥技术,调整化肥使用结构,优化化肥品种,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制定《科学施肥暨化肥减量工作方案》,认真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项目,将科学施肥、减量施肥的方法、措施等通过宣传培训告诉农民,达到在实际生产中减少化肥使用的效果。

二、对策及措施

1、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施肥方式转变。一是推进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加快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微喷施肥等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三是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基肥施用比例,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小麦、水稻叶面喷施和果树根外施肥技术。

2.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建立以有机肥、土杂肥、微量元素肥料和生物菌肥为主的施肥制度,从根本上改良土壤保证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元素全素供应。根据土壤检测和植株分析和植株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核定有机肥、无机肥、微量元素肥料和生物菌肥的用量和作物施肥日期,进行科学动态养分管理,环保节肥。

3、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技术,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施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鼓励引导农民增施商品有机肥、农家肥、沼渣沼液等替代部分化肥,培肥土壤,发展果园绿肥、果园生草、覆草技术,减少裸露,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

4、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立足农业生产需求,加快新产品推广。一是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二是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

5、加强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开展“科学施肥进万家”宣传活动,制定科学施肥方案,大力宣传科学施肥知识,增强农民科学用肥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加大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

联系人:邵鹏  联系电话:0539—3263019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5月20日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