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xj/2024-0000031 | 公开目录 | 经济建设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布日期 | 2024-09-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激励企业创新发展,增强主体内生动力的提案的答复 |
国洪光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企业创新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激励企业创新发展,增强主体内生动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科技创新不仅是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县域层面,一直以来,我们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强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针对您提出的“搭建适宜于当地产业结构的创新资源平台”,我县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推动汇海膜材料与太原理工大学共建膜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植知源与山东农业大学共建新型绿色肥料技术研究院;建设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20家、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5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5家。全县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达到1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31.7%。打通科研设备共用渠道,提升科研仪器共享整体效能,组织193家企业加入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其中12家作为供给方分享仪器设备42台(套)、设备原值7039万元,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活动产生的费用给予60%补助,最高50万元。 针对您提出的“从政策奖补及个人荣誉方面对从事创新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大的激励”,为优化政策环境、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我县通过省政策兑现服务系统、“沂i企”惠企平台等发布科技创新政策19条。严格落实各项科技补助政策,落实山东省创新券34.9万元,2023年省级研发费用补助255万元,省市级小微企业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奖补640万元。做好典型人才评树宣传,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先后组织舜天化工、昊泉硅业申报市级人才引领型企业;推荐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市政府特殊津贴4人。拍摄谭生伟、王学凯等人才创新创业故事。推荐“沂蒙百名好例(科技工作者)”4人,评选“沂南最美科技工作者”10人、优秀科技工作者20人、沂南县优秀沂蒙精神践行者(科技工作者)10人。 针对您提出的“注重小微个体的创新成果保护,打造量大面广的小特、小精、小专、小优的创新性实体”,我县注重创新主体培育,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2023年共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4家,高新技术企业59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7家,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小微企业给予奖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帅克宠物等8个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推荐省重大科技成果2项,登记备案科技成果12项。发展普惠型科技金融,紧盯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用好政策,助力30家企业备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1.67亿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组织4家企业参加全省科技金融活动,融资4965万元。 针对您提出的“对行业内共性技术的难点和卡点由协会牵头对接协调优秀创新资源进行攻坚克难”,我县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食品加工、鞋帽玩具等主导产业,鼓励领军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获批中央引导地方发展科技资金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等市级及以上项目10项,争取资金772万元。 虽然我县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们也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械、新材料等行业内仍存在技术创新短板,“从0到1”的基础研究较弱,“从1到N”的应用转化仍有提升空间等问题,在创新资源整合上,仍存在资源整合机制不完善、信息更新速度慢等问题,下一步,我县还需听取各方建议,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推动机制,做好企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我县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企业创新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推动我县各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系电话:0539-3260815 沂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8月22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