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nyj/2024-0000089 | 公开目录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4-07-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培育县区农产品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答复 |
尊敬的李培彦委员、范艳红委员: 您提出的《培育县区农产品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沂南是农业大县,特色农产品品类多、基础好,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潜力巨大。近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六个一”发展定位,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方略,把产业振兴作为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加快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做精县域、做靓周边、做优乡镇、做活村居、做强产业”五位一体,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和乡村发展水平,利用沂南独特的生态、气候、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完善发展机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争创城乡融合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和共同富裕试验区,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一、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 一是做大“土”字产业。用活招商引资、电商物流等市场手段,围绕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布局,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在巩固前两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第三批市级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结合336个“三品一标”和七大地标农产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农产品品牌,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做强“特”色产业。立足长三角、粤港澳市场需求,以“五化”为主线,深度融入“产自临沂”供应体系,培育好农业主导产业。在沂南黄瓜上,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抓好鲁蒙蔬菜生产基地、金国蔬菜基地和金马山种苗繁育基地等高端黄瓜标准化供应基地建设,发展黄瓜青汁等精深加工,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收,力争年内黄瓜自繁嫁接苗突破2.5亿株,黄瓜总产值突破120亿元。在肉鸭上,突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重点发展休闲食品、火锅食材和羽绒加工,在上下游关联产业上下真功夫,实现产业健康发展,打造200亿元产业发展集群。在预制菜上,落实预制菜十二条措施,规划建设3000亩的沂南食品产业园,以适应市场销售的便捷快销食品为重点,培育骨干企业36家,全力打响“中国预制菜供应基地”品牌。在宠物食品上,依托帅克集团,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全链式发展,加快推进1500亩的宠物食品产业园建设进度,打造国内有影响力宠物产业集群。三是做精“产”业融合。推广适宜的品种,在岸堤、砖埠等乡镇集中发展一批规模化订单种植基地,依托安德鲁水果加工项目,大力发展草莓等水果精深加工,不断壮大“砖埠草莓”国家地标产品品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下深,在乡村设立农产品初级加工点,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吸纳周边群众就地务工增收,实现产业融合健康发展。搞好农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发农耕体验、亲子互动等形式多样的农旅融合产品,拓展特色产业向旅游领域延伸,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把蔬菜、畜禽、食品加工和预制菜等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培育农业新质发展力,积极承接京津和长三角产业转移,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对接,形成一批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好2022、2023年国家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推进花生、肉鸡精深加工,打造有影响力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有规模、上档次、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国字号、省字号和行业头部企业,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畜禽等精深加工,推动农业传统产业由粗加工、中间品环节向制成品、品牌构建延伸,向研发、设计、制造、专利、融资、投资、商业模式、物流体系逐步拓展,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产业层次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高成长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依托天津德瑞特、天津黄瓜研究所、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浙大临沂农研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黄瓜种苗繁育、花生良种研发、林果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求突破,把沂南打造成省内知名的优质种苗供应基地;三是培育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依托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高素质农民培训等项目,及时开展多层次的农业人才队伍培训,聘请青岛农大、山东农大、省农科院和浙江大学等知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围绕粮油、果蔬、畜禽等优势产业,共建产业技术示范基地;落实农村人才政策,吸引在外就业的大学生、外出务工的人员、成功本土企业家、转退军人回乡发展产业,培育好“四雁”人才队伍;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智力助力等,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 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围绕沂南黄瓜、孙祖小米等七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依托地域特点和资源特色做实做强品牌,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企业化,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品牌培育和运行机制;同时,结合沂南深厚的文化历史,深入挖掘沂南农产品品牌自身内涵,推动农产品品牌与旅游、教育、文化、扶贫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品牌农产品的传播和销售,因地制宜从种养方式和品种改良入手,充分挖掘提炼产品和品牌差异化价值,力求在农产品加工制作与品质提升上有突破、有创新。二是强化农村电商培训。引导我县三批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种植养殖大户应用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加强与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在京东、天猫等开设沂南特色馆,培育更多的农村中小微农村电商主体,实现优质特色农产品产销顺畅、优质优价。三是拓宽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开拓农业休闲、生态、文化、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推进农业内部产业重组型、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先进要素技术渗透型等多种形式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提高产加销一体化水平。立足农业多种功能拓展,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农家乐、精品民宿,推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联系电话:0539-3263009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5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