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nyj/2024-0000095 | 公开目录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4-07-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提升全域粮食高效种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的答复 |
尊敬的薄存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全域粮食高效种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着眼于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和保障粮食安全有机结合,坚持因村施策、因地制宜,以党支部合作社为抓手,将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市场优势、农民的经营资源等融合在一起,通过政策驱动、示范带动、服务促动,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在探索构建“义利结合”的粮食生产机制上取得了新突破,形成了建设更加富裕美好沂南的新路径。 目前,全县种粮的村党支部合作社83家,种植面积达2.2万亩,种植效益好、农户收益高、村集体致富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村支部的组织优势变成了村集体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合作社实现了资金实力的壮大和经营能力的提升,农户低效利用耕地资源得到较高的流转费用,有的还实现二次分红。 一、加强政策保障,助力粮食产业发展 我县出台《关于加快构建“义利结合”粮食生产机制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积极引导党支部合作社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明确了“义利结合”粮食生产机制的发展路径和推进举措,为扩大经营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是加强政府支持引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强农惠农政策,整合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绿色种养循环等项目,统筹农业农村、财政等各方资源,协调解决土地流转、融资贷款等方面问题,用政府支持带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高质高效发展。二是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以及“板凳会”“田间地头会”等方式,为党员群众详细解读政策、分析发展前景,讲深讲透种粮支部合作社的优势,算好入社前后的经济账、民生账、长远账,以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吸引群众自愿加入、自觉融入,并通过村干部带头出资入股、村集体资金保底等形式,打消群众入社顾虑,坚定入社信心。 二、抓好规范管理,推动合作社有序运营 一是坚持合作社党领党办。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在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带动下发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完善运行机制。聚焦运行管理、产业项目、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完善组织机构和选举、决策、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加强对合作社运营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健全要素保障制度,完善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高效运行。三是明确利益分配。坚持把保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明确股份合作与按劳分配,建立群众和集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让群众与村集体连心、连利、连责。根据合作社产业发展情况,在章程中明确利润分配办法,除按一定比例用于合作社自身发展外,剩余收益全部按股进行分红,让群众充分享受到种粮支部合作社的发展红利。 三、坚持科技赋能,实现粮食高效种植 一是支持技术创新。鼓励示范主体与省农科院、中化MAP、舜天化工、隆威农资等科技主体战略合作,开展一批集成技术试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借助省农科院、市农科院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在我县建设科研基地、科技小院契机,针对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关键品种、关键技术,开展技术研究创新,加快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粮食科技支撑体系。二是做好生产指导。借助省市专家力量,根据我县生产实际,制定粮食耕种管收全过程生产方案,实现一地块一作物一方案。同时,涉农部门要合理规划农业服务,对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片区,加大技术推广、病虫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水利、气象等公共服务的力度。三是加强农技培训。发挥县农业专家服务团靠近生产一线优势,建立专家联系机制,分类进行帮扶指导,示范带动粮食水肥精准调控示范和玉米密植等先进技术应用。通过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学习研讨、田间课堂等方式,加强粮食专业人才和职业农民培养,为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四、做优服务保障,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资金支持。优化金融服务,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系统解决党支部合作社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融资难题。集约化片区内小麦、玉米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丰富保险种类,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切实保障合作社利益。二是强化社会化服务。植保、农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耕种、管收、烘储一体化全程式服务,根据种粮支部合作社需求着力完善服务机制,提供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不断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三是延伸产业链。推动与中储粮、中地牧业、信合面粉等龙头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粮食生产、玉米青贮、良种繁育等,促进优粮优购、优粮优销,提升粮食附加值。在发展成熟的连片成方的粮食生产示范区内,探索“粮食+文化”“粮食+旅游”“粮食+教育”等融合发展模式,培育集农耕文化、生态环境、沂蒙风情于一体的粮食文旅产业,打造沂蒙优质粮食品牌,加快探索产业兴旺、助农增收的新路子。 联系电话:0539-3263018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5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