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tj/2022-0000090 | 公开目录 | 社会建设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2-06-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在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促进和加强我县家庭教育的建议的答复 |
高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促进和加强我县家庭教育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措施,推动全县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实施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愈发凸显,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可以发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形成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只有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家校(园)合作育人,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近年来,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把家庭教育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全县范围内着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组建全县家庭教育讲师团,打造本土化的专家团队。由各中小学选派热爱家庭教育工作、具备一定心理学知识、年轻上进的青年教师,组建成立了76人的全县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举办培训,并参加全省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提升家庭教育理论和给家长授课的水平。 (二)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提升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发挥家长学校平台作用,把握开学初、放假前及考试后等时间节点,按照小学、初中不同学龄段,定期组织家长到校学习,由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给家长专题授课,讲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 (三)组织动员广大五老大力弘扬好家教好家风,积极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完善家庭育人功能,推动家庭与学校、社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组织“五老”志愿者到学校为家长和学生讲红色家风故事,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四)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采取家长课堂、家长授课、家庭教育进社区等形式,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让家长进家长学校接受教育,让家长进课堂教育孩子,让家长、孩子在社区接受教育,真正搭建起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并根据工作要求,成立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各项活动。全县64所中小学都已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以留守儿童、困难家庭为帮助重点,深入社区、农村,开展生活照料、爱心捐赠、文体活动、心理辅导、科学知识等志愿服务。 二、部门协作,建设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体系 (一)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协调县政府,成立全县家庭教育工作协调统筹领导小组,明确教体局、妇联、关工委、团委、广电台、文明办等部门职责,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实施,形成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二)活化家庭教育工作方法。目前开展的家庭教育手段比较单调,形式单一。下一步,培养、确定并设立“沂南县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作为学校家校合作规范化建设的示范窗口。利用家长幸福课、家长沙龙进行送课,互动沟通,活化形式,掌握家庭教育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同时,让具备专业知识的家长为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家长承担起基本的教育学生的任务,做好家校合作。 (三)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开发家庭教育资源。采取问题导向的原则,在深入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各层面普遍关心关注、困惑的课题,进行探讨研究,开设针对各学段、各年级家长开设家长课程资源,力争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使家长广泛受益,家庭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与学校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 三、家校合力,共育新时代好少年 (一)发挥红色旅游基地育人功效。开发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确立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王换于纪念馆、山东战邮纪念馆、鲁中革命烈士陵园、抗大一分校旧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为该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青少年学生到基地接受教育,升华爱国情怀。 (二)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红色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科教学中的思想课,“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上好思政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全县有部分学校已经把沂蒙精神编写成校本教材,使学生接受红色洗礼、沂蒙精神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全面成长。 在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促进和加强我县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县教体局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形式,强化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联系人:戚景峰;联系电话:0539-3880037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6月1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