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nyj/2022-0000115 | 公开目录 | 社会建设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2-06-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1101149号提案“关于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建议”的答复 |
尊敬的郑志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2018年至2020年扎实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为巩固三年攻坚行动成果,从去年开始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在县乡村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民群众生态环保和卫生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要点,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查事项,纳入“为民办实事”承诺内容,纳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系统集成改革30条措施之一,成立工作专班具体推进。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乡融合发展,与推进乡村振兴,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相融合,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一体投入,一体建设,层层压实责任,县乡村三级联动落实。 二、加强宣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建立由县专班、15个乡镇(街道)和若干县直成员单位齐抓共推、协调高效的“1+15+N”的宣传矩阵,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台、报社等融媒体大力宣传我县各级各部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取得的成效,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典型模式、典型做法和管用机制等。专门录制“谁说俺家脏乱差,家家评比人人夸”的广播宣传音频,村居每天早晚播放,垃圾清运车上随时随地播放。今年来,各乡镇积极总结工作推进的好模式,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模式集锦66篇,在各级融媒体平台发送信息300余篇,在县内掀起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新高潮。(二)示范引领、全民参与。深入开展志愿者帮扶,“美在农家”“最美家庭”“小手拉大手”“最美胡同”等评选活动,同时,在村居积极探索开展积分制管理,设立荣誉积分超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为“积分”主要内容,通过“积分”变现,村民可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儿童玩具等;并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模范代表在“超市荣誉墙”上公开展示,通过“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方式增强村民荣誉感和获得感,从而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创建的内生动力。目前,已在全县15个乡镇的60余个村推行“荣誉积分超市”试点活动。 三、因地制宜,有序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摸清底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量大面广,摸清底数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乡镇要围绕“三清四整、路域环境整治、污水整治、农厕革命、庭院卫生、蜘蛛网整治”这六个方面,逐村逐街逐户开展拉网式摸排,深入了解现状,列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为整治工作提供全面、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要聚焦农村生活用自来水、农村卫生厕所管护等问题,解放思想,制定完善的管护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分类施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面广,要求各乡镇在整治工作中,强化规划引领,合理确定村庄分类,优化村庄布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细化好每个村的整治标准和模式,研究好每个村的推进方式方法,立足长远,高点定位,分类分步予以推进。集聚提升类村庄重在完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进,提升建设管护水平,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城郊融合类村庄重在加快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特色保护类村庄重在保护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生活习惯,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搬迁撤并类村庄重在保持干净整洁,保障现有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行。 四、建管并重,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坚持以用为本、建管并重,推动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与工程管护机制同步设计、同步推进、同步落实。明确各类设施产权归属,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确保运维资金到位、管护队伍到位、日常管理到位,“五有”(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全面建立。积极推行多元化管护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注重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实施自来水普及工程,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99%,并健全完善的农村供水长效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改厕后续管护机制,加强站点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抽粪车辆和人员,逐步提高站点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厕具维修、粪污清运等服务需求,形成规范化管护制度。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