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ynxtyjrswj/2025-0000013 公开目录 社会建设
发布机构 沂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日期 2025-07-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委员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委员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王怀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沂南县是兵员大县,现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3.2万余人,每年有300余名退役军人从部队回归故里,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沂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能力提升、服务提效、保障提质,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推动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 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2号)、《关于全面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退役军人部发〔2021〕53号)、关于印发《山东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退役军人发〔2019〕32号)等系列文件精神,沂南县严格遵循“自愿参加、自选专业、免费培训”的原则,进一步健全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中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主体,以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为补充的多层次、全覆盖的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

2022年至2024年,全县累计组织723名符合条件的城镇及农村退役士兵,于承训机构中自主选择专业,免费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切实为退役士兵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筑牢坚实基础。

二、主要举措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教育、人社、财政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统筹规划全县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区域间协调联动机制,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大局,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合理配置,为退役士兵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学习平台。

(二)明晰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严格落实部门责任,明确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承担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组织推动;教育、人社部门负责招生录取、教学管理、技能鉴定评价及数据共享等关键环节工作;财政部门重点保障教育培训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专款专用,切实为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三)严格机构遴选,拓展培训资源网络。依托临沂市公开招标机制,择优确定54家资质完备、教学实力雄厚的承训机构,涵盖无人机操作、汽车驾驶等80个热门专业领域。同时,积极响应鲁南四市(临沂、济宁、菏泽、枣庄)协同发展号召,实现四市承训机构互认互通,打破地域限制,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提供跨市参训便利,进一步拓宽其专业选择空间,提升培训资源可及性。

(四)优化培训流程,提升服务管理效能。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退役士兵仅需通过“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扫码即可完成线上报名;退役军人主管部门同步在教育培训系统中进行线上审核,实现报名、审核全流程“零跑腿”;承训机构严格落实培训过程管理责任,将学员学习表现、技能结果等信息实时上传至教育培训管理系统,构建起全流程、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确保培训工作规范、透明、高效开展。

三、存在问题

(一)参训积极性不足,急功近利思想凸显。部分退役士兵受短期利益驱动,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长远价值认识不深刻,片面认为参加培训既耗费时间成本,又影响即时收入,因而对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参与意愿较低,更倾向于尽快外出务工。但由于缺乏专业技能支撑,这部分退役士兵就业渠道狭窄,多集中于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体力消耗型企业,面临工作报酬偏低、劳动保障不健全、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就业稳定性和质量普遍不高。

(二)就业观念滞后,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部分退役士兵对自身职业技能水平、学历层次以及就业市场实际需求认识不够清晰,就业观念与市场发展趋势存在脱节现象。在岗位选择上,过度追求工作稳定性,将就业意向局限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岗位,而对基层工作、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缺乏兴趣和探索意愿。然而,当前面向退役军人的专项岗位数量有限,导致供需失衡,竞争激烈,极大制约了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

(三)就业稳定性欠佳,岗位质量有待提升。从就业分布来看,在企业实现就业的退役士兵大多集中于中小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就业的比例相对较低;选择灵活就业的退役士兵,多从事快递配送、外卖服务等行业,虽然能够实现即时就业和获取收入,但普遍存在工作强度大、社会保障不完善、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就业稳定性面临较大挑战。

(四)纪律意识薄弱,培训管理难度较大。个别参训退役士兵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纪律观念淡薄,在培训期间无视学校规章制度,存在随意旷课、擅自离校等现象;部分学员请假外出后未及时更新联系方式,导致学校无法与其取得有效联系,严重影响教学计划正常实施;还有部分学员因急于就业,中途中断学业,打乱培训进度安排,给承训机构日常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四、下步计划

(一)深化宣传动员,提升参训积极性。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抓实抓细,聚焦重点环节、破解难点问题,多措并举提升退役士兵报名参训率。以退役士兵回乡报到为关键节点,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一对一”政策宣讲,深入解读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内容、优惠措施及就业前景,引导退役士兵树立“技能成才、技能就业”的正确观念,充分激发其参训热情。同时,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形势,邀请优秀参训学员分享就业创业成功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增强政策宣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切实提高退役士兵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打造信息平台,促进精准对接。加快建设专业化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网站,全方位整合发布退役士兵个人信息与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按照专业类别对退役士兵的年龄、学历、技能特长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同步公布企业地理位置、岗位需求、薪资待遇、职业发展路径等详细内容,搭建起退役士兵、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桥梁。退役士兵通过线上平台精准匹配培训专业和就业岗位,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有效提升就业成功率。

(三)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性。将就业观念转变、社会保障政策、退役安置法规及创业优惠政策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体系,作为必修内容开展系统教学,帮助退役军人全面了解就业创业政策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用工导向,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开设烹饪、汽车维修、驾驶技术、特色养殖等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课程。积极探索“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模式,联合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定制化培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网络课程、打造线上培训直播间,为退役军人提供随时随地可学、个性化定制的学习服务,全面提升培训的便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充分考虑退役军人职业发展需求和特点,联合培训机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提升、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等就业指导课程,组织专业师资团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帮助退役军人全面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积极整合校友资源、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开展实习实训、就业见习、定向培养等多种形式,为退役军人搭建优质就业平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切实推动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

联系电话:0539-2653100


沂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5年7月1日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