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mzj1/2025-0000128 | 公开目录 | 社会建设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民政局 | 发布日期 | 2025-08-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
刘艳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聚焦老年人养老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统筹施策、综合发力,创新推动政策补助、建设运营模式、资源配置等工作,着力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确保老年服务工作稳步有序、高效推动,切实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逐步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一、打好服务机构多元共治组合拳,织牢全覆盖“兜底网”。围绕夯实基本养老服务基础,突出统筹整合、抓实支持扶持,推进机构养老提质增效。一是坚持统筹有序。整合公办养老机构,根据地理位置、交通优势、设施水平、医疗条件等情况,将全县15家乡镇敬老院整合成1家县级敬老院、4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451人,其中失能、半失能人员213人。培育和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在天河养老服务中心设立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照护中心和抗战老兵照护中心,先后供养老党员、老战士276名,支持县心理康复医院建成龙宿山养老服务中心,发挥专业力量集中供养精神障碍特困人员260名。二是坚持运营有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采取“县级统管、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的方式,构建“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服务能持续”的兜底养老体系,引入“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天河养老服务中心,依托中心丰富医疗资源,托管运营5家敬老院,配备医护人员120余人,打造护理型床位752张,全县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89%。三是坚持扶持有力。出台社会力量兴办、运营养老机构扶持奖补办法,在品牌建设、床位运营、医养结合等方面给予补贴,2020年以来共发放补贴370万元。创新校企联动培训模式,支持职业技术学校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与剑桥职业学校等3家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增设养老服务、健康照护等相关专业、课程,举办养老从业人员专题培训班4次,培训1600余人次。 二、奏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奏曲,织细全方位“普惠网”。着眼健全社区居家服务网络,补齐短板、培育优势、创新路径,推动老年人享有“家门口”养老服务。一是着力完善居家养老体系。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依托15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43家农村幸福院,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走访探视和长期帮扶机制;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建立健全“四同步”工作机制,建成并移交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1处,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运营,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便捷居家养老服务,形成“15分钟居家养老生活圈”;创新“沂蒙大妮”分散特困人员居家照护服务,为2300余名居家特困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六大类26项居家照护服务,构建“适度普惠、服务精准、供给多元”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二是创新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采取“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企业让一点、老人缴一点”模式,坚持“党支部领办、第三方运营、村企联办”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打造“孝善食堂+配送入户”的多层次助餐服务体系,有效解决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问题。三是探索医养结合和旅居康养模式。坚持以养为主、以医为辅,挖掘镇村卫生室、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等资源推动医疗、康复、养老、照护等服务融合。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开发集养生氧吧、休闲乐园、膳食客庄等于一体的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松山温泉康养中心、山乡颐养院等项目。 三、把好数字赋能综合管理三道关,织密全链条“监管网”。坚持服务与安全并重,实现综合监管规范化、智慧化、常态化,统筹推动养老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一是注重把好质量关。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机构人员配备、改善老人生活质量、完善服务管理制度,实现服务质量达标率100%。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养老服务质效,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沂南县养老服务大数据中心,实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动态化、精准化监管。推进养老机构食堂“明厨亮灶”“4D+”建设,接入市场监管平台进行统一监管。二是注重把好安全关。实施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投入114万元为5家敬老院进行消防改造并配齐消防设施。开展机构“智慧消防”改造提升行动,对养老机构用电、用气、消防、食品等方面安全实施智能化改造,全县8家养老机构实现“智慧消防”全覆盖。三是注重把好督导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业第三方对养老机构开展验收评估和绩效评价。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强化“互联网+监管”工作效能,联合开展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确保养老服务领域安全生产有保证、服务质量有提升、老人生活享幸福。 下一步,我县将采取以下措施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巩固孝善品牌,升级服务内涵。培育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高质量完成全省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任务。着力培育一批熟悉市情、带动力强、运营管理好的养老服务龙头企业,积极打造服务品牌,带动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2、健全三级网络,破解乡村养老瓶颈。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形态。聚焦残疾、失能老年人刚性照护需求,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今年全县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保持在85%以上。加快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2025年,建有1处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县级敬老院,1处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机构或专区,1处示范性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加大服务人才供给。今年培训养老管理护理人员200人次,养老护理员入职培训率达到100%。举办全县第六届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深化医养融合发展。推行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模式,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保持在100%。 3、培育“养老+新业态”,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养老+”新业态。发展“养老+旅游”,发挥我县孟良崮、沂河、温泉等生态优势和地域特色,发展建设康养旅游基地。发展“养老+文体”,利用现有的群众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等场所,发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服装、锻炼器材等产品以及健身指导、竞赛参与等服务。发展“养老+医养康养”,增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功能,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保持在100%。发展“养老+金融”。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工作,积极开发个人养老金等金融产品,深化推广长期护理保险。 最后,此复如有不妥,敬请指正,恳请您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沂南养老服务工作。 联系电话:0539-7379913,张强 沂南县民政局 2025年8月6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