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gxj/2021-0000053 | 公开目录 | 文化建设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 发布日期 | 2021-06-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农村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提案的答复 |
刘雷委员: 关于您在县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上提出的“关于农村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文化特别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在提案中认为:许多优秀文化传统逐渐退化和消失,亲情观念越来越淡,人情味淡薄;随着合村并居,一些农村老物件,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民间文化、传说、典故及传承正在面临失传;乡村民俗各被人渐渐忘记。为此,您建议:一是讲究血脉传承,增加亲情关爱,互帮互助,将其发扬光大。二是对有较强教育意义和收藏价值的老物件进行保护。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四是对乡村民俗整理、保护、传承。 对于您的建议,我们非常重视,专门在局党组办公会上进行了集体学习和讨论,并针对您的建议,我们答复如下: 为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对农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生产、生活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原生态的保护。自2014年2月起,我们会同各乡镇相关人员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细致的摸底调查,全面掌握了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状况。 竹泉村、常山庄2处传统村落,已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物局等7部门公布为省级传统文化村落。同时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公布为中国传统文化村落。另有多个村庄被公布为“沂蒙传统村落”。 县里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及镇村史馆建设。目前,全县已有非国有博物馆7家,镇史馆、村史馆60多家。这些场馆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非常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取得了很好地社会影响。 今后我们将积极向领导建言献策,协调有关单位,齐心协力做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共同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热忱欢迎你们继续关注我县的文化和旅游工作,为文旅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