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jtj/2022-0000075 | 公开目录 | 文化建设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 发布日期 | 2022-06-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改变帮扶的单一性让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向阳而生的建议的答复 |
杜纪祥委员: 您提出的《改变帮扶的单一性 让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向阳而生》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教育事业,特别是对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特困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教师枯燥无味的教学,粗枝大叶的教育方式和不问青红皂白的批评,以及家庭经济的贫困,成员关系的不和谐,父母的溺爱、离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粗放、监管不到位、放任自流等都会造成这些孩子学习没有兴趣,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差学习吃力、意志薄弱缺乏吃苦精神、心理障碍自卑无自信没有上进心,网络游戏上瘾等。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健全关爱特困生工作机制。县教体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学困生包保工作机制的通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要求,要求帮扶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发挥“人类灵魂工程师”作用,以父母身份、师长身份,着眼于学生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切实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组织学校领导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对学困生结成包保对子,特殊学困生由学校领导干部一对一包保,较差学困生由班主任包保,一般学困生由骨干老师包保。全县各学校制定切实可行实施方案并成立了“学困生”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抓、少先队辅导员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机制。 二是深入开展特困生关爱活动。联合关工委、妇联、团委等部门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开展了“希望小屋牵手关爱行动”“沂蒙关爱行动”“牵手关爱行动”“农村孩子看城市活动”,结合节假日开展相应主题活动。积极利用留守儿童关爱室积极开展关爱帮扶活动,组织志愿者进行一对一帮扶,重点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亲情陪伴、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作用,近年来,开展家教宣传、家长走访、讲座咨询等活动637场次,多方位、多渠道向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传播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县教体局紧紧围绕“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控辍保学”两个重点,凝心聚力扶真贫,千方百计真脱贫,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圆满完成各项教育扶贫任务。2021年,为205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资金2000万元。 三是健全关爱工作措施。各学校根据工作要求,先后进行四次“学困生”大排查并及时进行整合,通过家访、教师班主任谈话、学生交流等形式再次摸清楚“学困生”情况。并对排查出的“学困生”进行整体分类分析,找寻原因,对症下药,为每名学困生建立“一生一策”。在日常包保过程中及时发现包保对象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及生活困难,帮扶教师要熟悉每一位被帮扶对象的个性思想、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帮扶意愿,使帮扶工作的开展落到实处。今年暑假期间,帮扶教师每天对包保学生联系一次,在假期安全、防溺水、假期作业等方面进行关心和提醒。并根据“六个一”工作要求,对学困生重点群体进行一对一师生面谈,并进行实地家访,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反馈该生在校学习情况,和家长共同商讨孩子成长帮扶计划。通过对学困生包保,能使学困生受助前后思想有明显变化、有所进步,学科成绩有所提高。县教体局扶贫案例《精准到位全面覆盖扶贫“套餐”扶到群众心坎上》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目前,特殊困难学生还将长期存在,加强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管理,特别是对他们的教育关心帮扶工作仍任重而道远。县教体局将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形式,强化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做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联系人:戚景峰;联系电话:0539-3880037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6月1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