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gxj/2023-0000066 | 公开目录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 发布日期 | 2023-06-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擦亮沂南红嫂家乡品牌打造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
李文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擦亮沂南红嫂家乡品牌打造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沂南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腹地,是“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诞生地,境内红色资源丰厚,曾发生过大青山突围、孟良崮战役等大小战斗1300余次,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200多位将帅在沂南战斗工作过,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英模人物。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要求,沂南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创新红色教育方式,活化红色教育载体,红色“家底”更加厚实,政策体系更加健全,重点工程有序推进,红色旅游亮点更加突出,文旅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党政统筹,搭建红色旅游发展平台 沂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将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写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设了沂蒙红嫂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馆,修缮了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沂蒙红嫂明德英故居等一批革命遗址,以社会资本建成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并以沂蒙传统院落风格改造建设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等展馆。为进一步有重点地发展好红色片区旅游,发挥好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的应有作用夯实了基础。 二、创新红色文化体验方式,讲好红色故事 为切实把沂南红色旅游发展好,把沂南大地上曾经发生的红色故事、红嫂精神讲述好,我们围绕做好“两个结合”,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探索。 (一)与讲好红色故事、活化红色体验相结合,做到真实原创。一是组织党史专家从老革命回忆录、各类党史军史、地方史志中精挑细选与沂南有关的革命史料,深挖蕴藏在红色遗址、革命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二是组织文艺演出类人才,探讨红色故事向舞台艺术转变,让群众自己编演红色故事,打造新时期的文艺轻骑兵。在省市文旅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邀请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省“泰山领军人才”韩生教授,倾力打造了《沂蒙四季》山村剧场,推出了大型实景沉浸式文献史诗剧——《沂蒙四季—红嫂》和《妇救会》《识字班》《跟着共产党走》等7个沉浸式小院演出。为保证每组演出的红色故事都于情可依、于理有据、与史相合,每一个剧本都组织党史、文化专家进行研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细致推敲。沉浸式小院演出舞台放在山东省第二次青代会旧址的原始院落,通过传统民房院落内原汁原味的演出,还原了战争年代的红色故事,活化了红色文化体验,诠释了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伟大的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 (二)与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红色旅游相结合,做到机制创新。一是积极发挥县文化馆公共资源优势,在红嫂家乡旅游区设立县文化馆分馆,成为全省文旅公共服务机构融合试点。分馆成立后,积极融入到红嫂家乡旅游区的发展当中来,指导成立《沂蒙四季》剧团,全程参与演员招募、演艺培训、演出指导,为沉浸式小院演出成为精品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二是积极探索经费保障方式,将沉浸式小院演出列入公共文化服务奖补范畴,减轻旅游企业维护演出运营负担。目前,《沂蒙四季》剧团已招聘县内和景区周边的文艺爱好者32人,由红嫂家乡旅游区发放工资薪酬,实现了政府公共文化资源与旅游景区的紧密融合,为红色文化走向旅游市场、发展特色红色旅游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推动红色旅游“活”起来 努力唱响“红嫂家乡”品牌,使“红嫂”旅游IP形象可感可亲,沂蒙精神深入人心,红色文化浸润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红色基因有效传承。借助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创建工作和第一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契机,依托创建区红色旅游资源和城镇体系,融合旅游产业和城乡发展,构建以沂蒙红嫂家乡文化旅游作为红色旅游的增长极,打造综合集散服务中心以满足游客对旅游综合服务、交通集散等需求,结合沂蒙红嫂文化联动周边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深度体验地,成为带动创建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引擎核。 以红嫂家乡旅游区等红色资源为重点,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全面提升精品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和接待能力,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强和规范导游词创作,将红色旅游景区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深化推广《沂蒙四季》系列沉浸式红色演绎,打造“红嫂宴”餐饮、“红嫂家”民宿、“红嫂情”手工艺体验等系列红色文旅产品,提升沂南红色文化辨识度。加强红色旅游目标客源区场营销推广,瞄准长三角、京津冀、淮海经济区及省内等重点客源城市,联合县商务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织综合性推介活动,实施精准营销;整合区域相关红色资源,把握自助游、自驾游等旅游市场新特点,通过自媒体、短视频等现代传播手段,多渠道、多媒介、多层次组织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提升“红嫂家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建设的关心和支持!热忱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县的文化和旅游建设,为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539-3221769 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6月5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