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索引号 jtj/2024-0000221 公开目录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日期 2024-09-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标  题 关于对提升中小学生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实践能力的提案的答复

王国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中小学生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实践能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将其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低限度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如何通过气象防灾减灾教育,把气象灾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各类气象灾害抗御方式?如何提高学生学气象的兴趣,以学生带动家庭,从学校向全社会普及?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打造硬环境,做到气象防灾减灾教育“环境化”

开辟固定教育场地,营造浓厚的气象科普教育氛围,“润物细无声”的气象科普环境,能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气象科学和人类各行各业的密切关系,引起学生对气象灾害的高度重视。

鼓励学校打造一个以气象科普为核心,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社团建设于一体的创新实验室。包括“气象观测场、科普体验馆、虚拟气象台、网络教学室、成果展示厅、环保生态区”六大区域,融入气象观测、会商、预报、灾害天气的发布等元素,丰富气象防灾减灾的教育内容。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实验室平台,使更多的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气象观测的基本仪器,会做灾害天气现象形成原理的小实验,会实地进行气象数据收集,分析数据产生的原因、规律。通过从验证性探究转化为发现性探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了解应对灾害天气的方法。

二、优化课程设置,使气象防灾减灾教育“课程化”

组织教师对气象科普教材进行分析,开发校本气象防灾减灾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从而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我们在兼顾基础型学科渗透的同时,努力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校本课程,提升气象科普教育品质,努力实现气象知识的普及和气象特色内涵的提升。

合理运用《气象与生活》校本拓展型课程,以灾害性天气的认识、防御为主要内容,以认识预警信号为主线,以增强抵御灾害、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三、丰富实践活动,拓宽气象防灾减灾的教育途径

课内外结合,发展学校气象科普宣传教育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小组,通过开展气象科普知识讲座、气象科学知识竞赛、气象科技兴趣小组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气象基础科学知识、应对气候变化和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对气象科技的兴趣和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的能力。

以“气象七彩行”系列活动贯穿气象防灾减灾日常活动,深受学生青睐。赤:观测行动:橙:探究行动:黄:预报行动:绿:温馨行动:青:传播行动;蓝:爱心行动:紫:创想行动。

四、开展气象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

积极协调县气象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校园进行气象知识科普宣传,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气象,掌握气象灾害防御知识,通过观看宣传片、专题讲座、分发气象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活动。重点向师生讲解气象灾害及防御、天气预报用语、风云雨雪的形成、天气预报的制作等内容。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感受到了气象科学的奥秘之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和积极避险的能力,对推动校园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联系电话:0539-7906109

沂南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9月24日

  


 
【下载Word】 【下载PDF】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地址:沂南县城人民路42号

邮编:276300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