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nyj/2023-0000050 | 公开目录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日期 | 2023-05-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
尊敬的刘建建委员: 关于您提出的《关于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处理处置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县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打算,答复如下: 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涉及生态环境、培肥地力、饲料利用等综合工程。近年来,县农业农村局以相关项目为依托,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95%左右。 一是2022年制定了《关于印发《沂南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22-2025 年)》的通知》沂农委办发〔2022〕26 号文件,加快推动秸秆还田,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利用工作。按照县抓统筹、乡镇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分工,加强配合,统筹研究、协同解决重点问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是2023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沂南县系统解决畜禽养殖粪污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沂农委办发〔2023〕5号文件,规定在种植端,村里和蔬菜交易市场设立蔬菜秸秆收集点,菜农自己把秸秆送到收集点,达到一定数量后由处理企业派车运走进行压块作为燃料使用或者进入沼气池发酵。在运输端,探索第三方运营模式,引导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保障收运体系规范运行,构建高效运营的收运网络。开展还田试验等工作。 三是以项目带动农作物秸秆废弃物的处理。一是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近年来在砖埠、大庄、蒲汪、青驼等乡镇设置示范区在推广秸秆还田和深耕深松等技术,二是近年来,实施了保护性耕作(小麦、玉米)秸秆切碎还田示范推广项目,每年约完成实施面积6.66万亩。有力带动了全县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经调查,2022年农作物还田面积达35万亩。三是实施了玉米青贮项目。由沂南中地牧业有限公司等11家实施主体完成青贮全株玉米约4.44938万吨,完成收储面积1.8万余亩。四是实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2021年我县承担了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项目,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进行腐熟发酵生产有机粪肥。自去年实施项目以来,推广绿色种养循环生产的有机粪肥近10万吨。 四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认识。县农业农村局近年来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层农技补助项目及其他项目的培训,大力宣传秸秆还田、发酵培肥、青贮和分类利用等技术。2023年春季开展培训18期,培训农民800余人,提升农民的认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工作。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还是任重道远,尤其是蔬菜秸秆的处置。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积极作为,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利用今年的揭榜接题工作,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做好试验示范工作,探讨农作物秸秆尤其是蔬菜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路径。二是继续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层农技补助及其他项目的培训,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的认识,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三是继续通过项目带动,加大秸秆还田、青贮、发酵粪肥技术的推广,促进秸秆的分类利用。四是加强镇村属地管理主责,进一步强化落实作物秸秆“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因地制宜、分区设置秸秆临时堆放场地,供应给秸秆利用企业,按照相关项目要求,适当设置奖补政策。五是在全县继续深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并实行“以奖代补”的政策,督促各乡镇设置农作物秸秆废弃物处置点,推动秸秆等废弃物的收集处置。六是继续鼓励市场、社会、农户相结合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的运行,在政策范围内加大支持力度。 以上答复,敬请各位代表审阅。 联系电话:0539-3263012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24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