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fb/2022-0000498 | 公开目录 | 省级、市级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2-09-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关于对推进沂南县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
刘正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沂南县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沂南县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依托红嫂家乡旅游区先后建设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等10余家红色革命纪念场馆,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依托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党性教育基地片区辐射带动作用,新建沂蒙红色金融展馆、山东战邮纪念馆、沂蒙地委陈列馆等红色展馆并已投入使用。在歌曲《跟着共产党走》的诞生地由国有公司投资建设东高庄红色片区,项目以红色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美好生活向往区为定位,统筹推进《跟着共产党走展馆》、居民安置区、道路和水系治理等建设,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引领下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沂南县岸堤镇兴旺庄等20余处“红色”题材的村史馆纳入了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整合资源,创新思维方式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活化红色故事。 二、工作现状 (一)积极推进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编写创建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创建原则。专班人员多次召集会议,分析创建的优势与不足,划定了示范区创建范围及时间节点安排。同时确定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任务。 (二)成立县委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及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探索建立红色教育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1+1+1”工作推进机制,推动红色场馆“三权分置”,建立统一机构管理、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师资管理、统一标准标识的“四统一机制”。依托“指挥部+产业专班”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筛选全县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并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库,积极争取在用地保障、资金政策、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是以沂南县“沂蒙精神”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入选第一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为契机,初步确定了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工程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青山突围战遗址——抗大一分校旧址(徐向前旧居)的环境治理工程、“三防”工程、文物展示工程以及《跟着共产党走》歌曲诞生地环境治理工程、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旧址的加固修缮工程、红嫂明德英故居的环境治理工程,目前均已按程序上报了项目计划书。同步推进大青山突围纪念馆、鲁中革命纪念馆的改造提升工作。二是积极推进省级红色文化特色村创建工作。我县在第二批红色文化特色村申报工作中,有五个村庄成功进入培育名单。我们紧抓创建机遇,成立了工作推进小组,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四)深入推动研学旅游。积极推进沂蒙红色教育研学综合实践营地、孟良嘉园等红色研学营地建设,以红色教育为特色,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大力培育红色文创产品,推动“山东手造”进景区、进高速公路服务区,结合景泰蓝、活字印刷等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推出各具特色研学课程,促进旅游业态优化和产业链延伸。推出红色+乡村旅游,红色+科技旅游,红色+康养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丰富帐篷露营、康养等业态。同时大力培育特色餐饮,丰富推出红嫂宴、支前宴等融合红色文化的地域特色美食。 (五)深化推广沉浸式演绎。2021年,我们在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了由上海戏剧学院韩生教授担纲创作的沉浸式舞台剧,该演绎分为山村剧场和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两部分,用情景表演、讲述和媒体影像结合的方式,全景展现沂蒙人民当年艰苦卓绝岁月和拥军支前的无私奉献精神,彰显了新时代沂蒙精神。山村剧场《沂蒙四季·红嫂》一经推出便受到社会的热烈反响,吸引超过3万人次观看,《沂蒙四季·红嫂B版》也正在有序推进。沉浸式小院在现有《战地医院》《永远的新娘》《一碗米粥》《妇救会》《战时民兵连》《识字班》《跟着共产党走》等七个剧目的基础上,下半年将再推出《沂蒙母亲》《我为亲人熬鸡汤》等更多新的演出剧目,截至目前观众人数达6万多人次。通过沉浸式演绎方式讲述发生在沂蒙大地上的红色故事,给予观众生动深刻的文化体验感,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性路径,这一做法入选2021年度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旅游线路标识导览系统。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部长任总指挥、各县直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县红色专线建设和沿线综合提升专班。规划建设全长137公里的红色旅游环线综合提升工程。建立健全1+N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全县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和景区游客中心功能。加强标识导向系统建设,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在通景公路沿线合理设置驿站、观景台、卫生间等服务设施;构建快旅慢游的红色旅游交通网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积极开展沂南县红色资源普查,对其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开展深入研究。加强以乡村振兴、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研究与阐释,推进红色研究成果转化利用。创作一批富有红色文化内涵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 (二)突出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继续推进红色资源与教育培训需求相结合,加强红色资源进校园,开展红色研学教育。通过馆际交流、馆校合作等形式,将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加强和规范红色旅游解说词、导游词创作,提高展陈解说水平。 (三)打造红色旅游复合型产品。推进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业态相融合,打造“红色+乡村”“红色+生态”“红色+民俗”等红色旅游复合型产品,推动红色旅游产业链延伸,策划开发地方特色强、参与互动性强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营造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沉浸式红色旅游氛围。 (四)创新红色旅游数智产品服务。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和智能化展示,创新打造数智红色旅游场景。运用 VR、AR、AI、全息投影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红色资源与数智化产业融合发展,用数智化还原的方式活化利用革命文物,推进革命历史展陈空间场景还原,再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增强红色旅游产品服务的体验性和情景性。 (五)夯实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集区域红色资源展示及旅游集散、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一站式”服务。完善红色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将红色文化符号融入基础设施视觉设计元素,提高本地红色文化标识度,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 (六)提升红色旅游交通环境品质。合理布局红色旅游交通线路,重点推进红色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与高速公路、主要交通干线实现无缝连接,完善红色旅游道路交通标识设置。推动红色主题绿道、游步道、骑行道以及红色公路驿站建设,对红色旅游沿线道路设施进行红色文化主题包装。 (七)完善红色旅游便民惠民服务。推动革命遗址、旧址、纪念设施、纪念场馆免费或者优惠向社会公众开放。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需求,进行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设计和改造,完善红色旅游服务设施,鼓励红色旅游景区开展个性化、亲情化、定制化、细微化服务。 (八)规范发展红色旅游市场。建立健全红色旅游开发、管理、运营、监督制度,推进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纪念场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加强红色旅游市场监管,规范红色旅游市场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配套旅游设施建设需同红色纪念设施相得益彰,符合红色纪念的特色。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制。 (九)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加强红色旅游目标客源市场营销推广,推出红色旅游主题宣传口号,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整合区域相关红色资源,多渠道、多媒介、多层次组织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推进红色文创产品研发和孵化,打造具有红色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文化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提升红色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强化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与高等院校建立红色旅游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强化红色旅游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制定红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积极引进红色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展陈管理、线路开发、导游讲解等专业人才。以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红色旅游讲解队伍,组织开展红色旅游志愿讲解服务,建立多元化、专业化的讲解队伍。 联系电话:0539-3233376 沂南县人民政府 2022年9月28日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