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jj1/2025-0000051 | 公开目录 | 重点人群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卫生健康局 | 发布日期 | 2025-05-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健康科普/老年人】如何护理脑梗死患者?这篇文章告诉你! |
脑梗死是当前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被称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脑梗可导致患者脑部组织受损,进而引起不同部位的功能障碍,常见的如吞咽障碍、肢体瘫痪、失语等。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吧! 01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可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梗死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70%~80%。 02如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 1、脑梗死患者急救 脑梗死发生后,患者脑血管被血栓堵住,病情凶险,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尽快进行溶栓等治疗,减轻患者脑部组织损伤程度,改善预后效果,因此,应做好脑梗死患者的急救。脑梗死的黄金抢救时间是3~4.5h,当发现脑梗死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与医院或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在等待救护过程中,让患者就地平躺,头部略微抬高并偏向一侧,帮助患者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以免呕吐物反流至消化道堵塞气管。准确地将患者的病情描述给医生,说明发病时间、症状变化情况、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 2、脑梗死饮食护理 脑梗死患者应以高蛋白、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膳食,补充身体所需能量。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如患合并高血压,需要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不宜超过6g,减少腌制品食用,清淡饮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控制热量,坚持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另外,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硬化有密切的关系,饮食中应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多吃瘦肉、鱼类。如患者存在吞咽障碍无法经口进食,可采取鼻饲方式,应准时、定量给予营养补充,保障供给所需热量,避免引起餐后高血糖、空腹低血糖,控制病情。而一些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因活动减少而影响胃肠功能,导致排便困难和便秘,应坚持高纤维素饮食,也可帮助患者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以保持大便通畅。 3、脑梗死生活护理 注重体位护理,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坚持平卧体位,保持头高足低,将患者头部略微抬高15°~30°左右。经常帮助患者翻身、对身体进行清洁,预防发生压疮或感染。做好安全护理,病房内需要有扶手、护栏和呼叫器等设施,尤其对于对能够活动的患者,应创造无障碍的环境,清除患者活动范围内的障碍物,以防患者跌倒。叮嘱患者保证充足的饮水量,能够改善循环,补充血容量,以防脱水。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起床、起坐等体位变换活动时,动作宜缓慢,不宜过猛过急。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4、脑梗死康复护理 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开始时间一般在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后48h即可进行,且尽早开展康复护理,能够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由被动运动逐渐转变为主动运动,循序渐进,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起坐训练等,也可配合针灸、按摩等辅助。进行语言训练,与患者交流时尽量缓慢,给予患者充分表达的时间,可通过表情、手势等方式进行交流。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方式进行训练,训练患者发音等,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 5、脑梗死心理护理 脑梗死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一期间患者可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的情绪,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获得生活的信心,和治疗的积极性。家人朋友可经常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情绪,给予患者关爱、理解与支持,使患者拥有良好的情绪和状态。 总的来说,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需要通过患者的急救、饮食、生活、心理、康复等多方面入手,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促进患者的恢复。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