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jj1/2025-0000049 | 公开目录 | 重点区域 |
发布机构 | 沂南县卫生健康局 | 发布日期 | 2025-05-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标 题 | 【健康科普】药食同源—传统中药智慧中的健康密码 |
传统智慧里的健康宝藏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商朝。厨师界祖师爷伊尹,凭借精湛厨艺获商王赏识,提出 “以鼎调羹”“调和五味” 等治国理念,其留下的《汤液经法》,被张仲景扩充为治疗伤寒杂病的基础方,传承至今。伊尹的经历,揭示了饮食与医药紧密交融的关系,这正是 “药食同源” 理念的生动体现。 远古时期,人们在探索生存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动植物既能果腹,又能治病,由此开启了对食物与药物关联的探索,逐渐形成 “药食同源” 理念。从日常葱姜蒜,到滋补的红枣枸杞,这一理念已深深融入生活,成为传统医学的瑰宝。 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不断扩充药食同源物质目录。2002 年公布 87 种,此后多次新增,2024 年又纳入 4 种。中医药食同源意义重大,产业上,为产业提供原料,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公众健康方面,鼓励养生,提升健康水平,保障饮食安全;文化传承上,弘扬理念,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健康中国建设上,引导健康生活,构建多元健康服务体系。 中医理论认为,食物和药物都有寒、热、温、凉 “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 “五味”。不同性味对应不同脏腑和功效,如绿豆寒凉清热,羊肉温热御寒,山楂酸味收敛,苦瓜苦味清热,红枣甘味补养,生姜辛味发散,海带咸味软坚。 山东临沂炒鸡,便是药食同源的范例。制作时加入的生姜,性微温味辛,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去腥提鲜;花椒性温味辛,可温中止痛、驱散寒气;白芷、草果等香料,也各有解表散寒、燥湿温中功效,使这道菜兼具美味与健康。 金银花同样药食同源。药用上,《本草纲目》记载其性甘寒、气芳香,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用于治疗热证。饮食中,临沂人民制成金银花凉茶,夏日饮用可消暑;还能用于烹饪,如金银花蒸蛋,美味又保健。 薏苡仁也是常见的药食两用之物,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功效,可用于多种病症。其药用历史悠久,古籍多有记载,近代研究还发现它有抗病毒、治癌瘤等作用。 生活中,山药、红枣、枸杞等常见食材也属于药食同源范畴。山药健脾益胃,红枣补中益气,枸杞滋补肝肾,对不同人群有调养功效。 应用药食同源养生,需遵循辨体施食原则,根据体质选择食物。同时注意食物搭配和食用量,不当搭配或过量食用可能影响健康,如蜂蜜与豆腐不宜同食,红枣食用过多易上火。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许多药食同源药材在医学中应用广泛。大蒜中的大蒜素抗菌消炎,能辅助治疗轻度感染,还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山楂中的成分可调节脂质代谢,预防和改善高血脂症。 在中医临床中,药食同源药材也常用于汤剂。如山药增强四君子汤补脾养胃功效;蜂蜜在麻子仁丸中润肠通便、调和诸药;山楂在保和丸中消食化积;枸杞在一贯煎中滋补肝肾。 药食同源是大自然与中医文化的馈赠,贯穿历史长河。我们应珍视这份传承,让其理念继续滋养生活,在日常饮食中收获健康,让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
【下载Word】 【下载PDF】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
主办:沂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沂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Email:ynxzfwz@ly.shandong.cn 中文域名:沂南县人民政府.政务
网站标识码:3713210015 鲁ICP备05028929号 鲁公网安备37132102371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