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张茂纯主动出让自己的老宅基地给村集体,打造了一处150平方米的小广场加10分;张现军拆除猪栏自行把石头运到村小广场帮忙垒成小花墙加10分……在山东省沂南县泉水庄村,通过村民自己主动“发力”同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例子比比皆是。主动参与带来的积分也带动了泉水庄乡风文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新风貌,村民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攻坚力量。
扮靓村容村貌就是用大手牵小手共同缔造。“之前这块空地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这不村里最近在搞同心共建,大伙们到处都在忙着搞建设,我就想着把这块地给拾到出来”。刘长顺说道。今年春天,刘长顺还出资五千余元购置了100平方的水泥用于铺设广场的道路,打造出11个停车场,还义务把3棵绿化树捐出来给村里小广场绿化。附近的居民听说后也都自发地加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董献凤把自家的铲车、铁锹等工具都用了起来,不怕脏、不怕累帮着一块进行和水泥、搬砖对地面进行硬化,刘长余帮着收集附近废弃的碎石头,在广场的周边垒砌花坛、停车位等,变废为宝打造一处处微景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没用村集体的一分钱,一个120平方米的“同心”小广场就建成了。
“这个小广场修得可真好啊,既美观又实用,给咱们大家伙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以后我也得经常来帮着打扫打扫卫生,总不能都让他们干了不是”。刘长永笑着说道。
环境好了,产业也要跟上。“我们根据西部山区的实际,立足地域特色,与周边13个村‘同心’种植了近1000余亩的香椿芽,又成立了沂南县茂军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香椿芽刚上市的时候30余元,最便宜的时候也在5元左右,价格很稳定,一亩地可以收入近4000余元。”泉水庄村党支部书记张茂军说道。“为方便群众销售,我还在村里建立了收购加工点,方便群众销售,在建立收购点进行初加工的同时,我还想着不断延长产业链,把最后收购的香椿腌制成咸菜,包装好通过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等渠道远销到全国各地,也带动了周边近100余人就业。”他继续介绍道。“这个收购点太方便了,以前摘完香椿芽还得着急去市场卖,一卖就是一天很耽误工夫,现在好了,每天摘完香椿下山就送这个销售点,现场交易,不仅省力还节省了时间,而且价格稳定,极大地保证了我们的收入。”种植户李桂东说。
不仅仅是销售香椿芽,每年张茂军的加工收购点还收购附近村近3万余斤的油杏,这极大地保证了群众的销售渠道和价格。
村容村貌改善,特色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也不断提质增效。在泉水庄的村办公室里,闪眼的红黄榜映入眼帘。“今年我们对村里的公益性岗位进行创新性管理:把村里11名公益岗进行划片,4个人一大片,2个人一小片,每天定时打扫村内外卫生,每周4个片区的公益岗进行互查,哪个片区查的问题多哪个片区得分多,一个月一汇总成绩,得分最高的上红榜,上红榜的每人每个季度得到一瓶洗衣液和一块肥皂,得分最低的上黄榜,黄榜的选手实行一次教育,二次警告,三次淘汰。这样的奖惩机制极大地鼓励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茂军说。“我也不用每天跟着下去‘监督’,每周例会督促,每个月的成绩晾晒就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反馈。”他继续说道。“我们小组今年上了7次红榜,非常荣幸,我作为村里的‘巾帼调解员’,打扫完卫生没事的时候就到户里去宣传上级的好政策、调解邻里小矛盾,村里还给我加5分,工作之余还能这样积分,这样的意外之喜以后得多争取。”公益岗张素兰满脸洋溢着笑意。从公益岗到调解员这种多重身份演绎了出彩的泉水庄人,也让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从有形的手到无形的手,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从要我建到我要建,最终实现共同缔造。
乡村秀美如画,产业兴旺发展,社会治理有效,在泉水庄勾画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个村庄既有颜值更有内涵,乡村文明之风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