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砖埠镇结合村情实际,围绕做实一项积分制,深化村民积分管理,建立村级美德积分转化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路径。
细化积分转化指标。坚持党建引领,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积分评定小组,负责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研究制定本村积分管理办法。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把村规民约、村级事务、家风家训、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合到村民积分事项中,组织党员、网格员、胡同长等逐户征集意见,最终将积分事项细化为包含“正向+反向”赋分的20条具体评价指标,同时,结合基层治理精细化要求,将村民积分纳入“一户一档案”管理,进一步提升积分管理水平。
健全积分评价机制。搭建“村民积分=基础积分+奖补积分-扣减积分”的总积分核算体系,通过奖励分“赋能”、扣减分“纠偏”,确保村民肩上有责、行为有尺。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由积分理事会成员在党员大会上宣读村民上月加减分情况,经全体党员研究通过后记入村民“一户一档案”。推荐5名表现优秀的网格长、胡同长成立积分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村民积分评价过程各个环节。形成了积分理事会管理下,党员大会研究、监督小组审核的积分评价机制。坚持一月一公示,设立积分公示榜、组建村民微信群,每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公开晾晒村民积分,确保积分评价公平公开。
强化积分结果运用。实行物质奖励,各村设立积分超市,村集体每月划出800元作为专项资金,村民通过参与村级事务等方式赚取积分,在积分超市中兑换相应“奖品”。注重精神激励,积分结果与家庭和个人荣誉相挂钩,对积分较高者,授予荣誉称号、张贴荣誉门牌;表现优秀的,优先推荐为党员发展对象,并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推动个人授信,与农商行对接合作,设置5万-20万元不等信贷额度,将村民积分情况作为银行贷款授信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村民贷款利率上给予优惠。
积分制的实施,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工作、维护村庄环境的积极性,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村庄治理由“干部干、群众看”变为“一起干、齐点赞”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