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功能,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沂南县马牧池乡结合片区建设,以“功能齐全、实用高效”为原则,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使用进行规范,力求发挥实效,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拆墙透绿,推进场所布局开放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原则上实行开放式布局,倡导有条件的村变“大院”为广场,拆墙透绿,增强场所开放性和可使用性。新建的野竹旺村、东柳沟村活动场所皆未设围墙,村活动场所即文化广场,牛王庙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拆除围栏,为群众提供休闲健身等服务。

野竹旺村文化广场
功能整合,推进设置便民化。整合党建、服务、文化等相近功能,设置便民服务大厅、服务室和综合服务“柜员”窗口,确保直接用于服务群众的室内面积不低于总面积70%。场所各功能室积极合理对外开放,通过制定弹性开放时间,适当延长夏季广场、图书室及卫生间内照明,为村民健身锻炼、休闲娱乐提供便利。现在每晚张家峪子村、拔麻村“乡村大舞台”上都闪烁着村民的动感的广场舞舞姿。

新立村活动广场

拔麻村“乡村大舞台”
标识齐全,推进门牌制度规范化。缩减门牌,大门牌主要设置党组织、村委会、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组织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确需在村级设立办公门牌的部门,每个部门一般只设一个办公室门牌或标识,功能相近的可设综合性门牌。下墙成册,除群众关切的便民服务工作流程、日常要求等必要公开事项外,将其他各类制度一般汇编成册,不再上墙;

常山庄村门牌设置
吸睛聚众,推进“三务”公开常态化。在前期按照组织部要求规范公开栏设置、完善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新形式丰富公示载体,扩充公示内容、提高群众知晓率,开创吸睛聚众新格局。“线上+线下”,打造“灯塔三务公开栏”,将每月三务公开内容“云公开”;设立“电子二维码查阅区”,各期公开内容扫码可看,方便快捷;党员群”、“村民群”,三务公开内至微信群,为在外务工的党员群众提供无距离公示公开。“主场+分场”,在村广场、卫生室等人流量大的场所设立分栏,实现同步更新,扩大公开覆盖面。

常山庄村公开栏

双泉峪子村公开栏
坐班值班,推进村干部值班日常化。实行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三大员”在村便民服务室轮流坐班值班,制定值班表、卫生值日表、在岗状态牌,为群众办事提供便捷服务。推行村干部“红色代办”服务,针对群众办证等需求,村干部统筹协调代办,做到一站式服务,群众只跑一次腿。
分类统一,推进村级档案管理标准化。村档案材料实行分类管理,按类划分、依次排列、登记造册,材料归档及时、管理严格,做到规范入档、妥善保管。专人负责,有条件的村设档案室,配备档案橱,确保档案资料系统性、完整性,实现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
定期管护,推进日常管理制度化。按照“谁用谁管护”的原则,由村干部结合坐班值班表制定卫生值日表,实现日常清洁、定期保洁。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集体资产或重要设备,明确使用和保管责任人,实行产权变更申报审批制度,实现办公场所日常管理制度化。
马牧池乡通过规范村级活动场所使用,使基层党建阵地得到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得到巩固,真正实现农村的活动场所为农民所用,让村级活动场所成为老百姓最爱去的地方。